他点点头:“不错。”
卫骋又问:“那他呢?”
“他?他还小呢。我想想……他才刚过15岁。”
席鸣:“???”
谢轻非瞄了眼卫骋的笔记,他草草画了条横轴,在9到15之间加粗了线条。
又顺势扫到他认真的侧脸,心想,这副小正经的模样倒和以前竞赛坐她隔壁时没怎么变。
卫骋没注意到她的打量,继续问道:“你们是什么关系?”
丁阳微微一笑,说:“按照心理学的话术来讲,他更像我的理想社会人格。温柔无害,彬彬有礼,把善良当做生存准则,除了归属与爱,什么追求都没有。”(注)
卫骋笔尖一顿,面无表情地凝视着他:“你还懂心理学?”
主人格是意识不到其他人格存在的,故而他只会把自己的记忆空白当作是遗忘症状的表现。加上国内临床案例的稀缺,99%的人哪怕猜到了精神病学层面,也不会进一步去想只存在于影视创作中的病症切实出现在了自己身上。
丁阳无意间的一句话提醒了他。
但以主人格面目出现的,一定是原主人吗?
次人格间能够互相博弈,丁晴这种弱势能够被更强于她的丁阳“关起来”,那么正常人格作为最无知的存在,能确保始终安稳活着吗?
卫骋一下子就懂了谢轻非刚才那么振奋的原因,这确实是难得一遇的好课题。
“我总要知道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异常是出于什么原因。”丁阳多半看出了卫骋的身份,也知道警方同意他来和自己交谈的目的,因自己的先发制人而得意,无所谓道,“况且,这也不是什么难理解的事。”
卫骋轻笑道:“是么。”
席鸣忽然想到些什么,惊讶地看了眼谢轻非。她白天无意间对他提过,说看待丁阳这个人不能仅从他初中毕业的学历上去判断,他的学识远在表征之上。当时席鸣ⓨⓗ凭借和丁阳的接触,只当这是谢轻非对丁阳情商的认可。
36岁的丁阳谈吐得体,从容自若,更聪明更成熟,却也比15岁的丁阳多了些“虚浮”,这点使得他作为主人格来讲又太空洞了,远没有15岁的务实与诚朴。
当然,15岁也只是他居高临下对另一方的轻视,因为并不把对方的成长放在眼里,恃长者心理慢待别人。实则两者的差别只有出现的早晚,与身体年龄是一样的36岁。
席鸣默默道:“爹味儿挺浓,下一步是不是得说教了?”
太急于展现自己的优越,看似高深的言语中没留神就出现了疏漏。
谢轻非有些失望地说,“自视过高,比我想象的要蠢多了,真是多余听他废话。”
“啊?”席鸣不解地眨了下眼,看到谢轻非困倦地掐自己的睛明穴,随时都能打着呵欠睡着似的。
同时,卫骋也在刚才画的时间轴上打了个叉。
他心里已经捋清了脉络,方才对主次人格的排序再度被推翻。将三个人格出现的先后次序规整,可以看出一切转变的节点就在于丁阳母亲的去世那天。
第一个人格在丁阳9岁出现,他的作用是安抚与忍耐,调解人际关系。因为原始人格接受不了丧母的打击,又早已承受不住同学的霸凌,出于自我保护与逃避意识而龟缩起来,这时代替他的人格不得不“成为丁阳”。他对自我的认知都来自外界对丁阳这个人的谈论,继而认识自己,自然而然以为自己就是真正的丁阳。
之后不久,第二重人格也就是丁晴出现,她既不像原始人格那样懦弱畏缩,也不同于第一人格的宽容忍让,她暴躁易怒,半点气都受不得,对王晨辉那群调笑她的人深恶痛绝。
第三重人格,也是正在和他们交谈中的人格,他的出现悄无声息,是最聪明的一个人格。在窃取时间的日子里他不断充实自身能力,学习并储备知识,自命不凡的思想让他不甘于做一个时间小偷,于是他谋划着要将其他人格一一除掉,彻底拥有掌控权。当然,他如愿将最弱小的原始人格消灭后并没有在和另外两个人格的竞争中占据上风,或者说,他在漫长的斗争里始终没能彻底战胜至善的第一人格。但他的野心一开始就落定了,所以和丁晴不同,他以争夺人格主导权为唯一目的,挤占着第一人格的生存空间,第一人格也正因此知晓他的存在。
有趣的是,次人格是与原始人格性情相反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原始人格压抑情绪的投射。退缩与面对相对,懦弱与暴躁相对……善的反面就是恶。第三人格之所以这么顺畅地将原始人格融合消灭,是因为他们本身就最接近,想法最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