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都退下吧,今日的事情都守口如瓶,若有一人透出口风,下场你们清楚。”冉庆亲眼盯着这些宫人们回到原来的位置,回过头来也是百思不得其解,太子殿下怎么突然大费周章地查起来这些。
公主与谢太师都已经大婚了,查这些还有意义吗?
然而当触及太子那平静地令人发毛的眼神,他又不确定了,太子殿下这两日太奇怪了。
“冉庆,你相信这个世界上有巧合吗?”
冉庆愕然,还没想好怎么回答,太子再度开了口,“孤不信。”
话罢,他走出了太极殿,往昭华殿的方向而去。
昭华殿还是老样子,除了主人不在,所有的摆设与景色都没有大的变化。一直到傍晚,太子都没有离开,他命人上了一壶酒,一边饮酒一边回想自己对烟烟这些年来的保护是不是真的错了。
颜启的话还在他的耳边,他将烟烟当作眼珠子一般护着,却没有去想如果他不在了烟烟会面临怎样的处境。那场天灾真的被他遇上,昭华殿将不再是安详清净的地方。
太子沉默着将一壶烈酒饮尽,慢慢地多了醉意,不好再回东宫,他歇在了昭华殿的侧殿。
然后,太子也做了一个梦,一个真实到可怕的噩梦。
***
定国公府,一早,谢三娘就被自己的婢女打扮整齐,立在父母谢二老爷和余氏的面前。
谢二老爷对女儿没有太多的要求,只叮嘱她一句到了长信侯府见到公主要恭敬守礼一些,余氏却是从头到尾将谢三娘挑了一遍。
“不行,头上的簪子太老气了,换成步摇,镶宝石的那支。”
“衣裳也死板,怎么不穿那件用烟霞锦制的?我看那件就好,你穿过几次不算新但料子是好的,不能太招你大伯母的眼让她记恨,也不能让殿下和你叔父认为你不当回事。”
“还有,这鞋子也换了,一看就是崭新的,未免露怯。”
等到谢三娘按照余氏的吩咐全都换了一遍,余氏拉着她的手才算满意,和她说在长信侯府要眼观八路耳听四方,“千万记得,你是小辈,任何事情只有你叔父和公主问起了你才说,知道吗?”
谢三娘对余氏的过度反应有些无奈,都快折腾一个时辰了,只得不停点头,“知道了,娘。”
“嗯,去吧,这个时候你叔父休沐应该在府里,公主看着也是个好相处的,不会为难你一个小辈。”余氏看了看天色,不算早了,才放谢三娘离开。
但这还不算结束,谢三娘又被叫到了福康堂,老夫人知道她要去侯府令人开了库房,“祖母有些东西,三娘,你给捎着过去。这些年你叔父都不在身边,祖母最亏欠的人就是他了。”
上次厨房的猫腻被华翎挑开,谢老夫人才算明白为何幼子在府里停留的时间越来越短,加上长子总是干些蠢货,还要幼子费心保他,老夫人心里的愧疚越来越重。
逮着机会,她总要表示一番心意,想把这些年亏欠谢珩的弥补回来。
谢三娘乖巧应下,这才坐上去长信侯府的马车。
其实谢三娘还想让三房的堂姐谢二娘和她一起去的,但叔父只对她一个人说了邀请的话,谢二娘拒绝的很利索。
谢三娘觉得二堂姐太过于小心谨慎了,叔父哪里有那么可怕,反而是大伯父和大伯母一点都不体面,还有宫里的大堂姐,仗着叔父的势却总想要一大家子全听她的话。
………
颜启奉太子的命令去南边调查抚恤田的事情已经半个月了,华翎后知后觉地发现谢太师的态度没有一丁点儿变化,渐渐地,一颗心也平静了下来。
她也终于有胆子询问谢太师定国公府的事了,“定国公世子的万两银和万担粮凑齐了吗?老国公和老夫人有没有因此怪罪太师啊?”
成婚算有一个月了,华翎已经摸清了谢太师的规律。大概五天他会上一次早朝,不到辰时就会起身,然后再到官署衙门,事情少中午用膳前就能回府,事情多了一直会忙到傍晚,用过晚膳后也不是立即就寝,还要到书房处理一个时辰的事情。没有早朝的时候,他也很少会晚起,起身很早去晨练,往往他晨练回来华翎还睡得香喷喷的,洗漱过后会唤醒华翎与她一同用早膳。再接着就是每六天一次的休沐,这一整天他会在府里陪着华翎,从早到晚,从房外到帷幔之内。
这日刚好就是休沐,华翎舒舒服服地窝在他的怀里,手指头把玩着他腰间的玉佩穗子,仰头问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