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医救不了大汉(基建)(534)

作者:学做饭的兔子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毕竟她送上去的瓷器要是真被注意到了,那中央说不定真会派人来一下,指不定就派来了历史上的桑弘羊,但一个很有钱穿丝绸的人,不是出于商业和治病的目的来想要见自己,同时还正好的叫桑弘羊普通人,那几率可比前者小的多。

心里念头百转千回,韩盈面上不显半分,她笑着回答母亲“常宜在方丘发现了治病效果极好的新药材,我就跑了一趟,和她交换了些药种,看看本县能不能种一些,所以才没在县城。”

说完,韩盈将目光移向了桑弘羊,略带了些好奇的问道“不知阁下有何事要见我”

被询问的桑弘羊也有些意外。

他之前打算私底下观察韩盈的所作所为,一开始是顺着女医这条线往上走,还接触到了几个乡女吏。

这些女子因为升任较短,见识和阅历都有所不足,虽然也知道有些事情要保密,但对于身在宫廷中成长出来的桑弘羊来说,那点保密的能力实在是不够,他用言语试探,不需要对方回答,只需要看反应,就能够得到自己所需的答案。

所以,桑弘羊知道了更多关于女医的内部事情。

女医们的能力,在他眼中算不上什么,汉帝国中央汇集了整个国度最优秀的人才,就连女子也是,比她们更擅长处理事物又精通算数的不在少数,真正让桑弘羊惊讶的,是药材运转和它的作用。

其实药材流转的过程也算不上多么新奇,桑弘羊能找到大量的,其它制度的影子,就比如交易上,它和官营作坊很像,而女医们的上下层级制度,一看便取自于吏目,如果单看医属和它下设的这些女散吏,那着实算不上什么。

可若是看这个机构创造的价值,桑弘羊就要为之感叹起来了。

最直观的感受,便是这些女医们不仅能够给孕妇接生,还能为此县极为廉价,现有阶段最好的医治,出生人口增加,产妇死亡率下降,因病死亡的人数大幅度下滑,积少成多,宛安县的人口,恐怕将会有一个非常明显的提高。

而对于封建王朝来说,治下人口数量才是最大的财富

只要有人在,那国家就能从这个人身上收上来赋税、粮食、可以征男人打仗,女人转运,人越多,国家总资源就越多,如此一来,皇帝能做的决定也就越多,就像是汉武帝能打接近半个世纪的战争,最大的资本不是国库里的钱财和粮食,而是充足的人口。

给他一个刘邦时期的人口数量,那刘彻征战天下心再强,照样也得忍下来休养生息。

人口数量算是最明显的价值体现,其次便是肉眼可见的药材储备,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更加隐秘的提升。

比如,宛安县的平民,生活中的神态和它县格外的不同。

他们眼中没有常见的麻木,而是带着几分光,像对未来极有希望的样子。

这种无形的东西,相较于人口提升和实物存在的药材,似乎非常不起眼,但年少时从洛阳跟着父亲前往长安,如今又从长安一路走到宛安的桑弘羊深知,风气对一地影响极大。

好的地方,农人安居乐业,环境稳定,税收、征人非常容易,是一个国家的根基。

而差的地方,则人与人之间互如仇寇,游侠匪盗更是到处都有,名义上国家虽然拥有这片土地以及上面的人,实际上和没有没什么两样,根本收不上来赋税,运气不好的话,连带着周边县都要倒霉,这样的县城多了,国家都会败亡。

和老农聊过,知晓宛安县过去的桑弘羊,此刻在看医属,便开始觉着它妙不可言了。

组织架构再看着简单,可想要挑选出合适的人,让她们将其运转起来,就已经是世上数一数二的难事,而创造出如此巨量的财富,那运转这个组织的关键人物绝对是大才

一个身处乡间,和诸侯权贵外戚没有任何牵扯的大才。

桑弘羊和陛下朝夕相伴,非常明白陛下会对这样的人有多么看中,加上对方表现出的品德和宣扬的追求,这几乎是他梦寐以求的臣子,只要举荐,他一定能收获陛下的赞赏。

当然,举荐人才对桑弘羊来说有利有弊,做为举荐人,对方未来若是做了什么错事,他极有可能被牵连,而同类型的人才之间又很容易因为岗位相同而产生你死我活的竞争,从观察角度上来说,这个韩婴和他的方向极其相像,都是商业,按理说,桑桑弘应该会放弃对她的举荐,但

两人虽然都是走商业,但方向完全不同,他更倾向于国家政策层面的制定,而韩盈更倾向于具体实施,同时在框架下寻求突破,这太优势互补了

而除了这点,桑弘羊心里还有点小想法。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