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发凌乱还身上有土,个别者眼圈还红的厉害,看起来狼狈的吓人,她们怎么都算有头有脸的人物,出去让别的小学徒或者病患看见了,指不定背后怎么编排呢。
想想这后果,女医们就点头同意了,一行人相互搀扶着走去廊边,上台阶的时候,腿脚不利索的郑茂一不小心踩空,径直向后倒去,身后的徐蝉赶紧伸手托住,周鱼也上前架住,连带着梁陌三个一起使劲儿,才让人没摔了。
好不容易坐在廊边的凳子上,郑茂平复着砰砰直跳的心脏,苦笑着开口道:
“今天医曹可真是……唉。”
闻言,于秋叹了口气,她摇了摇头,道:“被气狠了吧,以前医曹心可软了,哪里会发这么大脾气?”
“不发脾气的人发起来脾气实在是太吓人了,我这腿现在还是软的呢。”说着,郑茂看了看众人的脸色,又伸手捶起来腿,状若无意的提议道:
“可不能让医曹这么发脾气了,再来一次,我这把老骨头都要交代到这里了!”
“郑姐说的对。”
周鱼想起来刚才在茶室里的经历就觉着后背发寒,再来一次?那和杀了她有什么区别?
“我回去就把乡里那些个违律犯法,惹医曹不快的人全都给清理个遍!”
于秋伸手搭在周鱼的肩膀上,和对方对视的眼神中涌出无数情绪,最后,都化作了一句话:
“清理狠点,连带着我的那份。”
修整好一会儿才缓过来的女医们,互相重新拢好头发,检查过对方的脸色,再将衣服上的泥土拍掉,这才将陆陆续续的离开。
借口自己年龄大,还没休息过来,走不动道,再等一会儿才走的郑茂看其她人都离开了,这才对着于秋问道:
“之前没好意思问,医曹说的这个邮驿的活计……”
邮驿单独拆开就是一件利好各方的事情,韩盈和于秋提过,此刻郑茂过来问,她也就直接说道:
“你要是想,名额肯定能给你留一个,不过这就是个送信的,不入秩也不入册,待遇能有个六七十石就不错,不算多,但糊口是没问题的,时间上也灵活,农收时节安排好了,回家种田也没事,这职位医曹原本是想给你们这些乡医做福利来着,只是这事儿一出,我觉着……”
说到这里,于秋回想起当初韩盈说的话,给了一个不怎么好的回答:
“时间我估摸着长不了,你任职的时候儿子能做,不任职的时候,基本上就被要解雇了。”
于秋对韩盈还算熟悉,这话基本上能保证九成真,因为韩盈一开始就没打算把邮驿设置成能够做一辈子的吏,而改为‘杂吏’,换个说法,就是临时工,合同工,扔出来让部分乡女医家里儿子去做的一个工作。
第200章 后续反应
这是韩盈认真思考后给出的解决办法。
受限于需要承担生育成本的原因,职业女医很难像男人那样,拥有大量的后代,甚至能够按照自己的需求按照性别进行联姻、交易,再拼劲全力去生,孩子的数量也不会超过五指之数,而大部分职业女医绝对会比这低很多,可能普遍只有两个孩子。
孩子太少,对女医来说不是什么好事,甚至可以说是一大劣势。
能选择的范围实在是太窄了,儿女只要稍微有不成器的,女医前半辈子的努力就要白费,要是出点事,中途失孤,那后半辈子直接要完,这使得孩子的重要性疯狂上升,直接在古代体会现代二胎家庭的快乐,甚至想做封建专职大家长,她都得掂量掂量孩子逆反想不开的后果。
简而言之,从选择、对孩子的权力和控制上,女医们就是要比男人差一些。
不过,韩盈觉着这还真不一定全都是坏事。
家长的权力下降,代表着孩子的地位能有所上升,君臣夫妻父子能列为三纲,就是因为本质是一回事,君对臣有绝对的生杀大权,丈夫对妻子、父母对孩子同是,忤逆不孝可是真的会死,而评判标准……父母告了就是。这种层级似的剥削,给了所有身处其中的人能够释放被剥削压力的奴隶。
在韩盈来看,这和印度的种姓制度其实没什么区别,只是说的更好听,而且人员身份有一定的流动性,看起来更加迷惑人,可其稳固层度与剥削程度,比种姓制度更甚。
所以,让孩子不成为奴隶,同样是对三纲五常的撬动,稀少的孩子数量和对后半辈子的要求,会倒逼女医们寻求更加平等、尊重孩子的教育模式,家庭氛围会更好,孩子心理健康,成才几率更高不说,从这样家庭里出来的孩子,即便是男孩,他也不大可能是支持压迫女性的封建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