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人没接话。
陈思思直接咽起了口水。
她咽口水的动静太大,吸引了其他人都往她看。
陈思思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一下,出声说:“实在太香了……”
她从下乡后见识过初夏做吃的开始,就一直在馋初夏的手艺。
其他人没再说什么,也都表现得对面香味无动于衷。
他们继续不紧不慢往前走,不时看旁边摊位。
但其实,十个人的心思都在面摊上。
看其他的摊子都是装样子,走到街道折角的地方,伸头看到初夏和林霄函的面摊,十个人都下意识停了下来。
他们一起让到旁边,不妨碍其他人走路。
伸头看向面摊,只见初夏和林霄函在那边忙得有条不紊。
棚子底下的桌子边就没缺过人,吃完一拨来一拨。
初夏和林霄函一点也不手忙脚乱,看起来已经做得非常熟练了。
除了他俩,还有一个村里的小姑娘在跟着帮忙。
那小姑娘帮着收拾碗筷,把碗筷端去洗干净,再端回来。
这样隔了一段距离看了一会。
锅盖没忍住出声道:“生意这么好,这一天下来就得赚不少钱吧?”
顾玉竹在旁边道:“大队的面摊,又不是他们的。”
锅盖仍旧伸头看着:“就算凭借多劳多得,也能赚不少吧。”
没人再说话了。
韩霆看着初夏和林霄函在一起默契忙碌的身影,更是一句话都不说。
说起来真是令人发笑。
他曾经吃得习以为常的东西,如今却只能这样远远闻着看着。
如果想吃的话,得给上四毛钱和三两粮票。
没心情再看了,他直接转了身往回走。
超子和锅盖先反应过来转身跟上他,其他人也便陆续跟来了。
陈思思一步三回头。
实在没忍住,她鼓起勇气问了句:“能点上一碗,咱们一起尝尝吗?”
李乔其实也挺想尝尝的。
顾玉竹直接开口回了一句:“能有点出息吗?”
陈思思没敢再问。
又用只能自己听到的声音嘀咕:“可是真的很香啊……”
***
“呼……”
初夏和林霄函在小马扎上坐下来,同时呼口气。
和预料中一样,今天来面摊上吃面的人比之前多了很多,从上午到这里开始,一直忙到这会太阳都西斜了,才得以闲下来歇口气。
汪小燕洗完最后的碗筷回来后,也跟着坐下来休息。
她现在跟初夏和林霄函已经算是比较熟了,但在他们旁边,还是会显得比较拘谨,大部分时候只干活,很少说话。
她是初夏叫来帮忙的,但来干活也不是白干的,大队会给她记工分。
还没歇过这口气呢,初夏和林霄函也都没说话。
旁边摊位上的大爷等到了机会,出声说:“小夏同志,你先歇一会,歇完了你跟我说一声,我今儿带粮票来了,你也给我弄一碗面。”
这大爷自然还是之前卖西瓜的大爷。
他之前拉着架子车来卖瓜,这会开始卖苹果和梨子了。
每次逢集他都要忍着馋闻一天的面香,今天总算是凑出粮票了。
初夏闻言看向他,笑着应道:“好呀,我再歇一会就给您弄。”
大爷摆摊没那么累,又说:“我就是看你忙得很,不想给你添乱,所以又忍了这大半天,看你这会闲下来了,我才跟你说的,你这生意是真的好呀。”
初夏仍旧笑着道:“主要是中秋逢大集,来赶集的人多。”
大爷摆摆手道:“不是人多的事,还是你手艺好。”
说着又指一下,“你看那个卖羊汤的。”
卖羊汤的摊位在对面。
这是初夏支了面摊以后,别的大队来支的。
大约是看初夏的面摊生意不错,所以才来的。
当然后来街上没再出现其他类似的摊位,应该是公社不让了。
对面卖羊汤的生意,确实不怎么样。
不过初夏也没和他比过,自然也没接大爷的话多说。
她只又笑着问大爷:“大爷,您吃加肉的还是不加肉的呀?”
大爷哼一声道:“我等了两个多月了,当然要吃肉!”
初夏又歇了会,便给大爷煮面去了。
东西都是现成的,做起来也快。
煮了面烫了菜,盛到碗里再加上炸酱,一碗面也就成了。
大爷吃到了想了两个多月的面,差点把眼泪都给吃下来了。
吃完满足地“啊”一声道:“两个多月没白等,四毛钱也没白花!”
***
再大的集,临近天黑的时候也没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