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坐上那个位置的人是个和陆锦一样的人,那么这些将士们拼死战场相博的意义在哪?
“在想什么?”
陆温君突然出现在裴青函身后,“我来的路上碰到萧贵妃了,她来找你麻烦了?”
裴青函睨了眼陆温君,“不算找麻烦,顶多就是来试探你有没有心思想坐那九五之位。”
陆温君没有直接回答裴青函的话,而是反问道,“你希望我怎么做?”
裴青函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这个时候这个问题都显得有点过于沉重了。
“我只是在想,如果一个国家不能有一个贤明的君王,那这个国家还有没有存在的必要?皇上一共有九个皇子,你觉得除了你之外的皇子中,还有谁能够担得起这责任吗?”
“将士们之所以愿意战场拼命,是因为只要打走了敌寇,百姓们和他们的家人都能过上好日子,可如果打走敌寇,百姓依然还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那他们拼
命的理由是什么?”
“我和你说这些,不是想逼你做选择,只是想告诉你,在你也不清楚谁有能力担大任前,不要轻易站队,但也别急着否认你的选择。”
第53章 我一直在
裴青函想的或许没有陆温君多,陆温君身为皇子,他想过普通生活也没错,裴青函身为将军,她不想辜负将士们的一片赤诚之心也没错。
陆温君微微看着神色坚定的裴青函,反问道,“在你眼里,本王就是那么不负责任的人?”
“任何人都可以不信本王,但你不行。”
裴青函挑眉,“我信你。”
“那你还说这么多?”
“只是想找个人把心里话说一说,你知道的,我们行军打仗的人,有时候心里也会没底。”
裴青函说的是实话,尤其是有了上一世的经历,她很害怕很多事情会重蹈覆辙。
上一世,这些将士们在和吐蕃打仗时,全部牺牲。
打吐蕃那一仗,只是险胜。
其实牺牲了也就牺牲了,只要家人能过上好日子,百姓能安居乐业,将士们也不会有怨言。
但错就错在,后来是陆锦当了皇帝,所以这些将士牺牲的意义全部荡然无存。
陆锦当不好一个皇帝的。
陆温君轻轻拍了拍裴青函肩膀,“你放心,我一直在。”
陆温君虽没打算争一争,但他一直把自己放在备用席上。
当没人可以上的时候,那他就是那个最合适的。
做帝王为百姓谋福,不能只依照个人意愿,他是皇子,他会担起一切责任。
从军营回来已经是晚上。
到府门口裴青函和陆温君都听到了争吵不休的声音,乱哄哄的声音从府里传出来。
裴青函微微蹙眉,踢开门就走了进
去。
果然,是那些店铺掌柜在闹,说李氏不会做生意,要求裴仁换回邵氏,否则他们全部撂挑子不干。
他们这是在威胁李氏一时半会找不到那么多掌柜顶上。
偏偏李氏这个时候还没有回来。
裴仁见裴青函回来了,就赶紧让她上前,“这事你来处理,想办法把他们都打发走。”
裴青函:“……”
“你就不怕我把他们都辞了?”
“二十几个铺子,掌柜全部辞去,铺子的经营你有想过要怎么办吗?”
说话的人不是别人,正是邵氏。
今天晚上这一出,就是她联合所有掌柜搞的。
目的就是想让李氏知难而退,把铺子经营权退回来。
裴青函睨了眼邵氏,她的心眼全部写在明面上了。
“我娘难道没告诉你们,有的店铺要租出去吗?还有,有的铺子会卖其它东西,她已经在着手东街一家铺子卖胭脂了。”
“还准备自产自销,人工都已经找好,如果这条路线能走起来,咱们裴府还能做一做所有胭脂铺的供货商。”
裴青函不懂生意的门路,但她那天听到李氏说的话就觉得很牛,如果真的能做起来,还能带动不少百姓的经济。
所以她说出来的时候尤其自豪。
邵氏对此嗤之以鼻,“她真以为做生意像吃饭那么简单吗?还自产自销,她有多大个能耐,去东街卖胭脂,那胭脂一盒都买一两银子有的甚至到二两了,东街大多都是贫民,贫民可没心思花
这么多银子来打扮自己。”
邵氏一副把局势都看清楚的样子。
裴青函反问,“谁说在东街的胭脂要卖一两银子了?”
“不卖一两银子你就等着亏本吧,胭脂拿货价都几百文了。”
裴青函无所谓笑笑,“所以我娘走的自产自销的路啊!”
“卖得便宜了,自然会有人买,是你低估了姑娘们爱美的决心。”
裴青函不大懂胭脂,她这话纯属就是自己套用的李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