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妃上位记(4)

许宜君听得懂韦顷盈话里的暗示,忙擦了擦眼泪,郑重其事道:“妹妹给楼姐姐赔礼,今日之事全是妹妹的罪过,还请姐姐宽恕了我这番,妹妹定然不甚感激。”

楼韫瞧着她们一唱一和的,先是气愤,后又纳罕韦顷盈为何要帮这个小门小户上不得台面的,这会子心下也堵得慌,但瞧着许宜君赔罪的礼数也尽了却也说不得什么。

入宫前父母的叮嘱还言犹在耳,她冷冷地挥了挥袖子,嗤笑道:“罢了,这回便饶过你。日后可长个脑子,莫在外头招摇过市惹人笑话。”

话落她才扬长而去,看戏的众人也纷纷散了。

许宜君轻轻舒了口气,她满脸感激地望向韦顷盈,韦顷盈已留意到廊柱后头的人离开。

她本是不打算插手此事的,但锦绣宫之事便是想要遮掩着想来不消多长时间便会传了出去。

楼韫素来跋扈,仗着太后身份作威作福,阖宫皆知。而韦顷盈,作为这批秀女中唯一的出身可以与楼韫相较之人,又生了这般容貌,自然是颇惹人关注的。

她要的是温柔和善的名声,无论在哪儿,旁人只要觉着京兆韦氏送入宫的女儿性子和婉,与人为善便是了。

连着几日的礼仪教导,若不是打小经大家闺秀礼仪训练的自然觉得疲乏不堪,韦顷盈这几年在韦家过的不易,对于这些规矩礼仪也是烂熟于心,行止优雅于她是手到擒来,因此很得了杨嬷嬷夸赞。

一日众人皆散了后,杨嬷嬷嘴角带着笑意,对身旁的小宫人道:“这批新晋小主里头,倒不是我有意捧着,韦小主的确颇为出挑,不愧是韦家教养出来的女儿,幼承庭训,这规矩礼仪样样不差,最紧要的是品性温良,这便有些难得了。”

小宫人弯了弯眉眼,轻笑道:“奴婢瞧嬷嬷是对韦小主青眼有加了。不过,有太后娘娘的嫡亲外甥女在,这位韦小主许也要稍逊一筹的。”

“这宫里总说要拔得头筹才是好的,可当真如此么?日子且还长着,何必总争一时先后。要是真能耐得住性子,潜心打磨,那才是难得的。”杨嬷嬷悠悠叹了声。

小宫人到底年轻,并未听懂杨嬷嬷话里的意思,眼底一片茫然。

自先帝一朝起,她便在尚仪局做教习嬷嬷,也教导过许多新晋宫嫔了。能走远的都是凤毛麟角,罢了罢了。

再过几日便要正式册封了,大宋朝的规矩,新晋宫嫔在历经七日教导后可暂且归家几日,宫中会根据受训期间的言谈举止来册封位份,旨意由宣旨公公去往其府邸中颁发。

也就是说,明日韦顷盈便可回韦府了。透过楹窗望向窗外的朦胧月色,不知为何她心情有些复杂,是喜还是忧,她自己都说不清楚。

都说深宫寂寥,处处都透着变化莫测的诡计,一入宫门深似海不是玩笑话,韦顷盈心里陡然生出几分茫然,这条路,这条她曾下定了决心要走的路,到底对是不对?

这批新晋小主大都出身京兆,只几人来自外地,但等待圣旨期间都需要暂居京兆的客栈中。

韦顷盈出了宫门,便见着一容貌清秀,颇为机灵的小女娘立在宽敞的马车边,瞧见了韦顷盈,那小女娘顿时便眉开眼笑地迎了上来。

她笑嘻嘻道:“奴婢一大早便在这儿候着小姐,可算等到人了。打小咱们就没分开过,这一别七日倒怪想念的。奴婢瞧着,小姐似乎是清瘦了一些。”

韦顷盈脸上难得真情流露了几分笑意,她一边躬身上马车,待坐定了方才浅笑道:“哪里会清瘦呢?皇宫可是全天下最富贵的地方,纵然是未被正式册封的小主,又有谁能苛待我呢?”

知节讪讪一笑,倒是这个理儿,不过她家小姐在她眼里怎么瞧都是好的。

马车平稳地行走在街上,韦顷盈掀开一角帘子,贪恋般瞧着这熙熙攘攘的大街上,小商小贩正热热闹闹地叫卖着各色各样的小玩意儿,脸上都带着幸福满足的笑意。

“小姐入选入宫虽然是光耀门楣的好事儿,但想着日后再也走不出那四四方方的宫苑,心下也必然有些怅然吧。”知节瞧出了韦顷盈的心事,她自小伺候在韦顷盈身边,瞧着她从无忧无虑,笑颜如花的小女娘长成如今沉默寡言,心思深重的人。

纵然如今过着富贵吃穿不愁的好日子,却再也没有从前那般开怀了。

韦顷盈微微出神,忽然想到了什么,她望向知节道:“江南可有来信?”

知节不想令她失望,却也只得摇了摇头,勉强劝慰道:“从江南到京兆路途遥远,便是送信也没这般快。再说姨娘前阵子不是在信上说,小娘子快要及笄了,府里头夫人吩咐下了要好生操办一番,也是瞧在小姐您的面子上头。”

上一篇:春山黛下一篇:南华曲(二)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