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连徵心中大喜,“那皇叔他……”
“摄政王心情极佳。”
赫连徵拍拍胸口,舒了口气,“那就好那就好。快,替朕更衣。”后一句话吩咐旁边服侍的宫女。
刚要出门又吩咐李义德,“将朕前两日放在中殿案几上的奏章拿来,今日正好请皇叔讲解讲解。”
赫连徵到了毓庆殿,殿内钟太师、郭太傅、户部尚书和吏部尚书都在,殿外侧厅里还挤着数位朝臣。
赫连瑾还没开始处理政事。
大家都在等着他。
赫连徵眼睛都有些湿润了:这么和谐的场面已经多久没见了?
摄政王心情一好,处理起政事来得心应手,有些小的纰漏和错误,提点了几句便放过了。
众朝臣心满意足退了出去,小皇帝赫连徵轻轻吁了口气。
这才将自己觉得处理不妥当的奏章拿出来给赫连瑾看过。
赫连瑾指出了其中几处不足,又将正确的处理方式细细讲过。
最后看着赫连徵厚重的黑眼圈,温声道:“陛下近日可是忧思过度?瞧着精神有些不大好。国事重要,陛下也要注意保重龙体才是。”
能不忧思过度吗?
沈绍安不在京的日子,真是没法过了!
赫连徵差点落下泪来:皇叔的关心和体贴,也是太久违了!
其实最近国事并不多,除了赢州和甘州旱情有些严重,其他地方都很平静。就连北关都传了捷报,属于一年当中难得的清闲时候。
但是赫连瑾自己心里不舒服,谁都别想好过。
如今可算好了,沈九爷家书一到,京城的天,总算要晴了呜呜呜……
赫连瑾见皇上无事可问,便说道:“陛下最近操劳过重,神思倦怠。今日闲来无事,不如早些回宫歇息。臣先告退。”
赫连徵面上虽不显,紧绷的唇角和眼中不自觉流露的笑意还是出卖了他。
他矜持点头,站起来朝赫连瑾揖首行晚辈礼,“那朕先回宫,皇叔近日也辛苦了,皇叔也早些回府歇息。”
赫连瑾应着,等皇上走后,才唤了云柒和云鸣,出宫回了摄政王府。
回府之后,立刻将张胜叫去了书房。
他拿出沈绍安寄来的名单,递给张胜,“你誊抄两份,交给青浅一份,自己留一份,尽快将结果交给本王。”
青浅是青云门明面上的掌门,是赫连瑾一手提拔起来的心腹。青云门经过前凌王的父辈和几代青云门掌门的苦心经营,爪牙遍布天下。
各行各业都有他们的人。
想要查什么人,能连那人的祖孙三代都给挖出来。
即便如此,赫连瑾也不会全然相信她查出来的东西。
而是让张胜通过户部和兵部,以及各地折冲府,将名单上的人再筛查一遍。
张胜小心地接过名单,袖在手中,见主子无其他吩咐,这才退了出去。
挥退了室内服侍的其他人,赫连瑾取出藏在袖袋中的两幅画。
越看,越无法克制心中的思念。
思念如潮,将深藏心底的一些负面情绪也翻了出来。
他之所以变得如此烦躁,是因为收到了沈绍安与西缇小郡主交往的情报。
沈绍安终归是男子,以前见到年轻的小女孩,也会害羞脸红。
当初跟了他,也是受他的胁迫。为了逃脱他的禁锢,还差点落到齐瑞手里。
第一次要他的时候,赫连瑾看得懂沈绍安眼中的抗拒和抵触。
可自己还是不顾一切要了他。
因为他害怕,害怕有一天会失去沈绍安。
害怕有一天,沈绍安会喜欢上某一个女子,会弃自己而去。
他,虽贵为摄政王,内心深处,却仍然觉得自己活得太阴暗,配不上那样美好的绍安。
可他又舍不得看绍安失落。
绍安那么用心地学兵法、练骑射,研究排兵布阵。事实证明,沈绍安的确是个难得的将才!
祁河大捷,从捷报中就可以看出,沈绍安多谋善断、兵行诡道,会打又敢打,不出几年,必定又是梁国一员大将!
他怎能为了自己私心,将沈绍安的梦想扼杀,断送他的成长之路?
其实七天前,赫连瑾就收到了云荆送回来的消息,用得是鹰隼,字条上只有两个字“赴北”。
沈绍安一直在赤水岭,再往北,就是北郦。
齐瑞刚刚回京的时候,赫连瑾就接到过从梁王藩地——梁州传回来的消息。
消息称梁王与北郦接触频频,齐瑞回京之前先去了一趟梁州,一回京就将目标对准了沈绍安。他虽然好狎男童,却也不是那种色欲熏心、做事不顾后果之人。
所以,他一定是得了梁王的指使,目标看似是沈绍安,实则是北关大将军沈时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