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这次滴血验亲没有达到老皇帝的预期,那颗毒药,就会被强行喂给赫连瑾。
老皇帝看看赫连瑾,道:“这件事,除了我们三人还有宗正寺宗正,不会再有其他人知道。碗是景轩的碗,水是刚刚从后院井中汲取的井水。吴福自幼跟在朕身边服侍,深得朕的信任。”
不让别人知道,等老皇帝、吴福和宗正寺宗正一死,以后若是有人质疑他的身世,自然也就无人替他证明了。
赫连瑾唇角微勾,丝毫不掩讥讽之色:老皇帝为了立梁王为太子,可谓费尽心机。给他挖这么大一个坑,偏还要摆出这番慈父贴心的虚假恶心模样,真当他是个傻的不成?!
皇上看着赫连瑾脸上毫不掩饰的讥诮之色,渐渐也有些说不下去了,朝吴福轻轻摆了摆手。
托盘上有把小巧的匕首,吴福将托盘递到赫连瑾面前。
赫连瑾连犹豫都没有,将手指放到嘴里,狠狠咬破,往碗里滴了几滴指尖血。
血液沾在他的唇上,趁着苍白的脸色,显得格外妖冶。
皇上拿起匕首,也在自己指端一刺,血入水中,不消片刻,便与之前滴入的血液慢慢融合在一起。
吴福惊喜,轻声呼道:“陛下,融了,融了!”
皇上脸上这才现出几分真切的笑意,呵呵笑道:“喊什么呢?朕看到了!”
挥退了吴福,皇上走到赫连瑾身边,无视他冷漠的神色,轻声道:“这些年,着实委屈你了。朕想过了,等大朝会,朕就封你为宁王。那座府邸,虽是破败了些,但无论是布局还是地段,都是京城中最顶尖的。朕会让工部仔细修缮,你有什么想法,也尽管提。”
条件摆好了,接下来,应该就是要求了。
果然,“瑾儿,如今太子殁了,朝中不能不立储君。那个李义,朕已命人悄悄处决,孙明德那边,朕也已经把话说明白。这件事,如今就算过去了,以后,谁都不要再提,你明白吗?”
第70章 赫连瑾篇11:监视
梁王是嫡子。
本朝一向以“有嫡立嫡,无嫡立长”为储君选择标准。元后嫡子先太子已殁,立梁王为太子,算是天经地义。
如果朝臣和百姓知道梁王干出这种灭绝人性的事,一定会反对立梁王为太子。
不立嫡又无长,皇庶子好几个,谁都有继承皇位的资格。一旦争起来,朝臣纷纷结党拉派,拥立各自阵营的皇子。
到那时,恐怕会引发朝廷震荡、江山不稳。
皇上既然这么说了,孙侍御史那里,想必早就安抚好了。
赫连瑾若是识趣,自然皆大欢喜。若是生了不该生的心思……
赫连瑾笑笑,“父皇放心,儿臣明白。”
老皇帝心慰,语气更加和蔼亲近,“瑄儿一向懂事,都是那齐瑞,自己胡作非为,惹了祸事还不忘拉上垫背的。瑄儿受他蛊惑,一时糊涂做了错事,已经认过错了,也拿出体己银子补偿了那蔡家。”
他长叹一声,“如今朝廷正值多事之秋。外有北郦大举进犯我大梁,内有前朝余孽蠢蠢欲动,沈大将军又不幸殉国。你们兄弟若能够和睦共处、兄友弟恭,朕也算能有一件心慰之事。”
赫连瑾满脸恭谨之色,束手而立一言不发。
老皇帝也不指望自己这个儿子能有什么贴心话,自说自话了几句,便带着人离开。
临行前总算还记得给赫连瑾留下一块出宫的腰牌。
赫连瑾看着手里的腰牌,心想:这样昏庸无道的皇帝,立这样祸国殃民的储君,这样糜烂不堪的朝廷,最终会成为鱼肉百姓的祸害!
真不如毁掉!
他突然很想去看看那些狼崽子们了。
但是门外藏了监视他的暗卫,他现在还不能离开。
看来老皇帝嘴上说得好听,实则还是在怀疑他!
夜深露重,暗卫悄然出现在乾和殿偏殿内。
“你说他一直在景轩?连殿门都没出?”
阶下跪着的黑衣人拱手一礼,“回陛下,从陛下离开之后,四皇子便一直躺在偏殿休息。”
皇上喃喃自语,“那他手上为何有如此多的厚茧?”
吴福眼睛一转,轻声道:“陛下,奴婢在偏殿捎间,发现了四皇子刚刚浆洗过的衣裳。”
所以是因为粗活做多了吗?
皇帝淡淡“嗯”了声,又觉得自己这样太过薄情,连忙解释道:“难怪了。这些年真是苦了我的皇儿。”
吴福弯着腰,恭谨地等皇上继续。
结果等了半天也没听到后续。
苦了孩子?
然后呢?
没了?
皇上呼吸变得舒缓,吴福轻手轻脚替皇上放了帐帘。刚要转身,就听到皇上苍老的声音自帐内响起,“以后在宫里,不用让人看着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