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了原委,沈夫人身边的金嬷嬷喜得眉开眼笑,“恭喜夫人,贺喜夫人,这是咱们九爷长大了,又有了上进读书的心思。等九爷进了北衙领了实差,再娶了媳妇,生了小公子,夫人您的福气呀,还在后头呢。”
沈夫人看起来却没有那么开心。
她屏退房里的丫鬟,仔仔细细问了四喜,从沈绍安受伤前到受伤后这段时间说过的话、做过的事,正常的、异样的,挨个儿盘问了一遍,这才命人赏了四喜,打发了遂安苑的人回去。
金嬷嬷觉得夫人有些不对劲,“夫人,您这是?”
就算心中有疑,那也只是猜测。没有确凿证据的事,沈夫人不会对任何人说。
包括自己最贴心的陪嫁、从八九岁就跟在自己身边服侍的金嬷嬷。
沈夫人轻轻叹了口气,道:“绍儿这模样,整个大梁也找不出几个这般出色的。我也是担心他年纪小玩心重,在外面受了那些心术不正之人的蛊惑,走错了道、做错了事。”
金嬷嬷点点头,深以为然。
自家九爷虽然顽皮却知男女大防,再怎么混来也不会随意招惹女子。
可架不住那些心思不正的小蹄子,今儿借着摔跤扑到九爷怀里,明儿送块帕子暗递秋波……
金嬷嬷迟疑地问道,“按例,爷们出了精就该安排通房丫头,前面几位爷都是这么安排的。老夫人心疼九爷,原也不舍得九爷早早收了通房败了身子。如今……这件事,可要再跟老夫人商量商量?”
京城里,与九爷一般年纪的公子爷们,大多都已娶了妻。
老夫人因着九爷最有故去老太爷几分风骨,看九爷宝贝的就跟眼珠子似的,恨不得捧在手里怕飞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一家子都这么宝贝九爷,九爷这边,通房丫头的事也是一拖再拖。
府里有几个相貌出众又安分的丫头,她们老子娘早两年就托了关系给她递过话,她原本就觉得九爷房里的丫头没那么早定,也就没放在心上。
沈夫人却似恍然大悟,拍了拍金嬷嬷的手,道:“你说得对,这件事,确实该跟老夫人商量商量。”
她一刻都等不得,立刻唤了双盈进来,“你去慈恩堂,看看老夫人歇下没有,若是醒着,立刻来回我一声。”
双盈脆生生答应着,掀了帘子就出了门。
金嬷嬷一下子怔住:这么急?
主仆两人各怀心事,一时间谁都没有说话,直到双盈从慈恩堂回来复命,“回夫人话,老夫人今儿过晌歇了一刻钟,这会子刚刚起身叫了茶。”
沈夫人连衣裳都等不及换,站起来急匆匆往外走,“那现在就过去吧。”
到了慈恩堂,沈夫人将金嬷嬷留在外间,命她守着门任何人不得靠近之后,独自进了内室见老夫人。
不知道夫人跟老夫人说了什么,金嬷嬷听到内室传来瓷器碎裂的声音,隐隐还有老夫人压低了声音的怒斥。
慈恩堂人人噤若寒蝉,整个院子鸦雀无声。
不多时,沈夫人就出了内室,虽然竭力掩饰,金嬷嬷还是看到了沈夫人被泪水打湿的睫毛。
第6章 如意
一个时辰后,一个叫如意的丫头就站到了归院正房沈夫人面前。
小丫头生得圆圆的脸蛋,看起来极为讨喜,身材略丰腴,皮肤极白,一笑起来眼睛弯弯的,还有一对小酒窝。
沈夫人很满意。
她笑着点点头,接过如意奉上来的茶,轻轻抿了一口递给旁边的金嬷嬷,道:“好孩子,以后九爷的起居就交给你照顾了。你们九爷性子虽急,心却极善,从不苛待身边的人。你只管做好自己份内的事,以后遂安苑有什么少的缺的,便找金嬷嬷来要。”
如意跪在地上磕了头,小脸红红,声音却是脆生生地道:“婢子省得,婢子定会尽心尽力照顾九爷,请夫人放心。”
沈夫人微微颌首,转而看向金嬷嬷,“给这孩子的份例,与几个哥儿房里的一样,都按着二两的月银。”
金嬷嬷笑着应了。
叮嘱了几句,沈夫人就让双盈将如意送去了遂安苑。
沈绍安在前院书房一直待到掌灯时分。
他先去了慈恩堂给祖母省了晚安,去归院陪母亲用了晚饭,又回书房看了会书,亥时初才回到遂安苑。
一进房门,就看到一个脸生的小丫头小脸红红地迎了上来,朝他屈了屈膝道:“婢子如意,见过九爷。”
如意?
沈绍安不解,接过四喜递过来的茶,转头问六顺,“遂安苑新添丫头了?最近不是没有要放出去的吗?”
六顺目光微闪,笑得一脸神秘,凑到沈绍安耳边小声道:“爷,依小的看,这丫头,应该是夫人给您安排的通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