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盈情知九爷平素最是好性儿,轻易不会训斥府里的下人。
如今当着这位姑娘的面发火,可见对这女子擅自端药送药一事极为反感。
闻言当即去接涓儿姑娘手里的药碗。
谁料这位姑娘死死攥着碗,眼巴巴看着沈绍安就是不松手。
双盈顿时有些恼了,眉头一竖道:“姑娘可松了手罢,再攥着也是无用。姑娘没听我们九爷说吗?这是下人才做得活计。姑娘可是千娇万宠的小姐,千万可别自轻了身份!”
那姑娘眼圈一红,泪珠儿就在眼眶里打转,泫然欲泣地看着沈绍安。
沈绍安连看也不看她,转身往室内走,一边走一边吩咐,“双盈,母亲身体不适需要静养。这段时日,看着门些,不要让不相干的人进来扰了母亲清静。”
动不动就哭哭咧咧的,不吉利!
想了想,他又加了一句,“这么远端过来,药性怕是已经散了,去归院的小厨房重新煎一碗。”
双盈连忙屈膝应了是,也不接那药碗,直接去了小厨房。
那姑娘的脸顿时涨成了大红布。
呆立良久,见房门始终关着,只好跺了跺脚,悻悻离开。
沈绍安坐在隔间短榻上,头大地揉了揉眉心。
从袁家表叔一家来了之后,他不管去哪儿,总会有“不期而遇”的姑娘,不是在他面前丢了帕子,就是在他面前崴了脚。
更有甚者,还有假装走路不抬头,直接往他怀里撞的。
他又不是傻儿,这么明显的“碰瓷”,他会看不出来?
所以那丢了帕子的让她自己找、崴了脚的跌了个屁股蹲、差点撞在他怀里的,直接摔了个狗啃泥。
今日来送药,明儿搞不好就要来个大联欢……
来送个药抹那么香,母亲是喝药还是喝她的脂粉味?
尤其现在母亲病着,这个时候来搔首弄姿,还拿着母亲治病的药作筏子,那不是找难堪吗?
半个时辰后,双盈端着药碗进来,沈绍安唤醒了母亲,亲自服侍她用了药。
第172章 北郦来的姑娘
到了掌灯时分,沈夫人出了一身的汗,再摸额头,已经退了热。
晚饭侍奉着母亲喝了一碗糯米鸭肉粥,吃了一小块饽饽,沈绍安这才放下心来。
又担心母亲夜里再发热,干脆让双盈使人去遂安苑,让四喜把他的被褥送过来,准备夜里就歇在西侧书房的小榻上。
四喜一边铺被褥,一边小嘴嘚啵嘚,“九爷您不知道,如今咱们那遂安苑前的小路就快被踩成明镜儿了,无论多远的路都能恰好路过。路过也就罢了,还一天路过八十回。奴婢侍候了您这么多年,还是头一回见识到这种奇景儿。”
双盈笑得直不起腰,伸着手去拧四喜的嘴,“我看这小蹄子竟是九爷给惯的,小嘴儿刀子似的不饶人。”
沈绍安将擦手的帕子交给旁边的丫头,笑道:“给你支个招儿,赶明儿你搬把椅子放在门口,再摆上一张桌子。谁要从门前过,只管问她要路费,可不妥妥一条财路?”
他想了想,又加了一句,“收成就当你陪嫁银子。”
四喜一听,眉头立时就竖了起来,“九爷好没意思,说路过遂安苑的姑娘们呢,打趣奴婢算什么?”
双盈笑得直接跌到了地上,捂着肚子直嗨哟。
几个人正说得热闹,金嬷嬷走了进来,嗔道:“老婆子老远就听到这里叽叽呱呱笑个没完,原来是这两个小蹄子躲在这里偷懒。”
双盈过去抱住她撒娇,“哎呀好嬷嬷,双盈就偷了这么一会子懒就被您老人家发现了。偏您老人家一把年纪,一双眼睛跟明灯儿似的。”
金嬷嬷也笑,对沈绍安道:“九爷,摄政王过来府上了,正在前院跟侯爷说着话呢。侯爷让人过来请您过去一趟。”
沈绍安心里一喜,连忙换了衣裳,去了前院。
父亲要侍奉祖母,母亲担心过了病气给祖母,便将父亲赶去了前院书房。
沈绍安到前院的时候,正好听到两人不知说了些什么,哈哈大笑起来。
他一进门,父亲便朝他招招手,“绍安,你母亲现下如何了?”
“已经退了热,喝了一碗粥吃了半块饼子,刚刚喝过药睡下。”
赫连瑾过来也没什么事,只是听沈绍安派回去传话的仆从说沈夫人身体不适,还请了太医,便顺道过来探望一番。
沈时戬在云州时听了沈绍安那番话,心里接受了两人关系,再见赫连瑾便亲近了许多。
略说了几句话,赫连瑾便提出告辞。
沈绍安一直送出府门外,送上马车。
一上马车,沈绍安就扑过去抱住赫连瑾,凑上去吻他,笑道:“可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想我了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