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爷莫急,反正绍安被您的铁甲军团团围着,插翅难飞。不如就拿出点时间,听绍安几句肺腑之言?”
梁王狠声道:“有屁赶紧放!”
放完就去死!
“王爷在藩地,是当之无愧的王。虽然不是至高无上的君王,那也是说一不二的主。当初起事,也是受了罗琅的蛊惑,以为拿捏了摄政王青云门掌门的身份,便足以号令天下?”
梁王脸色阴沉,却没有说话。
沈绍安长叹一声,“梁王爷,您当时一定不知道:罗琅才是真正的前朝余孽吧?”
谁是前朝余孽不重要,重要的是现在他赫连瑄已经反了。
造反谋逆,从来都是死罪!
别说一个王爷,就是皇上自己的亲儿子,也照杀不误!
他没有回头路了!
梁王心中杀机渐起,用力握住手中的刀。
“罗琅巧言令色、诡计多端,您这是上了他的当!您是皇上的亲叔叔,做了这么多年的藩王,若非受了罗琅蛊惑,怎么可能起兵谋反?陛下宅心仁厚、深明大义,对那些将士,陛下尚且能免其罪责,若是您能诚心认错,想必陛下也一定会给您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梁王不是小孩子,不可能听沈绍安说什么就信什么。
再说他想造反又不是一日两日。
他冷笑一声道:“改过自新的机会?皇上或许会,赫连瑾可不会!来人!”
“梁王爷!”沈绍安笑着打断梁王,“您看看您周围的这些将士们,他们可都是活生生的人命,家中也有高堂妻小在殷殷盼着他们安然归家!”
“如今皇上已经下了恩旨,主动投降便可赦免其罪,且永不追究旧恶。梁王爷,您不替自己想,也该替他们想一想。”
“他们只要放下兵器,便都能活下去。若您一意孤行,杀绍安一人,却累他们这么多人还有他们的家人丧命,着实不值啊。”
梁王大喝一声,刀指沈绍安,“攻上去,把此贼给本王捉住!”
“哎,等等,等等!”沈绍安站起来,不慌不忙抽出腰间佩剑,压在自己脖子上,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说道:“绍安自去北关,就做好了马革裹尸还的准备。不管是死在北郦军的弯月刀下,还是死在大梁同胞兄弟的手里,死则死尔,又有何惧?终归绍安一身热血,都是为大梁这片疆土和百姓安危而洒。梁王爷,别怪我没提醒你,我是不可能被你活捉的,你只要攻楼,我立马就自尽。剩下的,你和你的这些将士们,去跟摄政王和北关军较量,行吧?”
“报——”
“报——”
“报——”
一声接一声的报,气的梁王脸皮子都在抽搐,忍不住怒喝一声,“何事?!”
“报王爷,外城,将士哗变!打开了城门,北关军,攻进来了!内城城门,也快撑不住了……”
第140章 弃械投降
围在冠月楼周围的将士顿时一阵骚动。
像在证实传讯兵的话,内城城门外发出惊天动地一声巨响。
城外喊杀声、城门撞击声,如同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不断摧毁城内叛军早已崩溃的意志。
尤其外城四面八方都有将士在齐声诵读皇上招安的圣旨。
城外声音整齐洪亮,城内听者寂静无声。
沈绍安笑眯眯道:“梁王爷,现在您还有选择的机会,是主动开门投降,诚心求得陛下宽恕;还是负隅顽抗到底,最后落到摄政王手里,您自己好好考虑。”
说完,又加上一句,“时间,不太多了哟。”
能活着,谁会想死?
最外围的将士已经开始慢慢后退。
第一声刀剑落地,如同倒下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叮呤当啷”之声不断响起。
梁王汗出如浆,恶狠狠的目光环视一圈。
谢世渊含泪劝道:“王爷,降了吧……”
城外大军已开门投降,城内府兵也丢了兵器。
剩下的这点人,又能坚持多久?
梁王怒火冲天,虎目环视大声吼道:“弃械者,杀无赦!给本王冲上去,将这沈氏小儿给本王抓住!”
然而,此令一下,只有几人身形微微一晃。发现其他人都不动之后,也停了下来。
梁王不甘,又喊了两遍。
仍然无人听从命令。
谢世渊下马跪倒在地,怆然大呼道:“王爷,人心已至如此,降了吧!”
晁通也跟着下马,大声呼道:“王爷,降了吧!”
铁甲军也纷纷跪了下去,齐声呼道:“王爷,降了吧!”
梁王赫连瑄闭上眼睛仰面朝天,许久之后,才长叹一声,颓然泣道:“开城门,迎北关军入城。”
命令一经传出,城内顿时响起一片惊天动地的欢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