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有那孔武有力的人挥动着大锤一下下的落在那刚刚成型的铁上,一下下的锤打,火花四溅,嬴政更是看得眼睛都挪不开。
“公子瞧着他们打铁,是不是觉得枯燥?先前我们也知道铁得这么打,但自从大王告诉我们打铁最主要的就是这锤炼,我们也才知道想要制作出一把锋利无比的武器,还得多出力。像我们这些看着制作武器的人,也就知道一个道理,想要成大事的人必须要经过千锤百炼,就像这把刀,若没有人不断的锤炼,怎么可能锋利无比。”
嬴政瞧得入神,带他进来的将军一看嬴政并没有半分嫌弃,立刻将他拉了过来,将这个看似最浅浅易懂,实则有的人终其一生的不明白的道理告诉嬴政。
不错,千锤百炼。一把武器想要最终成型都得经过一番锻炼,更何况是人。
“公子在赵国吃尽了苦头,那对公子来说未必见的全都是坏处。受尽人间冷眼,公子也才能更懂人心之恶。”有人文绉绉的说出这番话,引得旁边的人瞪了他一眼,“过去的事切莫再提。”
“不提不提,回到秦国一切都会好转。公子可会骑马?”此处不仅是秦国武器库,更是秦国的马场。
嬴政一听眼睛瞬间更亮了,“我还不会。将军能否教我骑马?”
在赵国的时候,赵国的王子王孙经常在嬴政面前炫耀他们的骑术,毕竟赵国的胡兵擅长骑术,那曾经是他们赵国最引以为傲的兵马,可惜他们终究败给了秦国。
想到这里,嬴政觉得将来有机会,他更要在那些赵国王子王孙的面前证明,不仅是秦国的军队胜过他们赵国的军队,就连秦国的王子王孙也比他们要强。
学,他要学骑马。
“来,我教公子。”愿意学本事的人,对于他们这些行伍的人来说,没有他们不乐意教的。尤其嬴政可是秦国的王孙,这是他们大秦的未来,只要他愿意学,他们自倾囊相授。
嬴政兴奋无比的跟着人学骑马,直到天黑还依依不舍。
他这一天出宫做的事全被一五一十的传到嬴稷的耳边,嬴稷轻笑一声道:“倒是一个言行一致的人。”
没错,纵然有赵姬帮着嬴政说话,嬴稷也会通过自己的观察从而判断嬴政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让人好好的照顾他。宫里宫外,只要他想去随他去。”嬴稷想了想赵姬去行宫之前叮嘱他的话,言外之意也是让嬴政多听多看。
半大的小子就不要把人困在宫里,想出去就让他出去,随他玩随他闹,只要书读好了,身体好,将来不用担心不成器。
嬴稷对此倒是有异议的,毕竟当年他可没有得到如此殊荣。
赵姬答的也是十分的理所当然,当年他们那会儿不是没有经历过,她不知道到底该怎么养孩子,自然是别人怎么养她就怎么学。
经历一场奇遇的赵姬,哪能还像从前一样。
有人教过赵姬,对孩子,尤其是男孩,应该让他们去探索世界,而不是将他们框在牢笼之中,看到的只是那么一点世界。
男孩子本来就对世界充满了好奇,这不许人做,那不让人干,不是把人框的死死的吗?
大秦需要的是一个可以开阔新道路的君王,而不是一个只懂得循规蹈矩,死守祖宗那点家业的人。谁也不知道,在他们面前的嬴政最后到底会长成什么样子,但赵姬希望他比历史上的那一位秦始皇更加出色。
灭六国一统天下,这是嬴稷的夙愿,也是秦国数代君王的夙愿。
赵姬言语中提及的,所谓史书上的秦始皇做到这一点,已经足够让嬴稷对那一个叫秦始皇的人给予肯定。
很明显,赵姬希望由他们亲自教导出来的嬴政,能够超越赵姬所知道的历史上的那一位秦始皇,是希望能够将秦国的基业继续传承下去,而不是二世而亡。
“大王,公子毕竟刚刚回国,总有很多人不认得公子。”把人放出去随着人撒着欢的玩,怎么听起来有些不太靠谱。为人臣子的,还得小声的提醒嬴稷。
“所以寡人让你们照看好人,只要保证公子政的性命无忧,随便他。”基于对赵姬的信任,嬴稷选择听从赵姬的建议,让嬴政随意去做他想做的任何事情,不管这些事在嬴稷看来有没有意义。
这点安排,嬴稷在嬴政回来后向他请安时特意和嬴政说起。
嬴政明显一愣。
“出了门要是被人欺负向寡人告状,寡人是不会帮你主持公道的。既然敢出去就要有心理准备,你会面对的处境。不要等任何人帮你解决问题,你得自己学着解决。”嬴稷没有理会嬴政的呆滞,只将意思传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