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且既然我们有办法能让诸子百家全都跑到我们秦国,对付各国的军队,我们是不是也可以想想办法?”嬴政也是个敢想的,主要是听多了赵姬给他讲的各种故事。
谁让赵姬最喜欢听的就是当年在群里的时候,听着群主提及他们身处于绝境时,他们的伟人想出的对付强大的敌人的办法。
从内部瓦解敌人,让敌人的军队崩溃。甚至把敌人的军队变成自己的军队,这一招虽然有一定的风险,但如果做成,那能事半功倍。
嬴稷明显顿住了,听嬴政的意思是要直接对其他各国的军队动手。
胆子是不是太大了?
况且想要让其他各国的军队反抗他们的国,真把各国的将军都当成傻子了吗?但凡有人胆敢在他们的军中散播谣言,他们怕是会第一时间把那个乱说话的人杀了。
因此,嬴稷摇了摇头。
“如果跟着秦国有饭吃有屋住,只要是为秦国而死的人,大秦会为他们的父母养老送终,也会把他们的子女抚养长大,会有人不想要来到秦国吗?”嬴政算是跟普通人有过深入接触的人,所以他比当了多年秦王的嬴稷更明白百姓所求。
第76章 秦国尚不能
嬴稷第一反应是问嬴政, “母亲又跟你讲了多少我不知道的事儿?”
旁听的众人此时满脑子的问号,他们怎么听着听着,越听越不懂。
“母亲也有很多跟你说的事没跟我说。”嬴政觉得, 他和嬴稷的年纪差别有些大,而且身处的位置也不同,所以赵姬对他们两个说的很多事情并不一致。
对于嬴政, 赵姬更多是教导灌输他各种各样的思想。重点是让嬴政牢牢地记住,何为民为根本。
老百姓是最不能忽略的存在, 而且想要国家安定,必须要人民安定。怕手底下的官员不好对付,只要他们背靠的百姓心跟他们连在一起,那就不用担心这个国家会崩溃。
因此赵姬教嬴政的都是该怎样想方设法的安定百姓。只有百姓和他们成为一体,百姓才会成为大秦最坚强的后盾。
用赵姬的话来说,作为秦国的上层人物, 各家的贵族, 一旦秦国发生毁灭性的变化, 他们会跑得比兔子还快。毕竟只要他们愿意归附,哪一个国会容不下他们。
可是秦国的百姓不一样了,秦国的百姓土生土长,离开了秦国,他们没有田地,也没有了家。天下之大再也不会有他们的容身之地。
只有这样的一群人才会跟大秦生死共存。
既然秦国的百姓是这样子想, 那么想想六国的百姓是不是也这样想?
嬴政觉得赵姬所告诉他的这些事情, 是现在基本上所有人都直接忽略的问题。因此嬴政认为这或许也是他们秦国可以下手的方向。
嬴稷和嬴政再一次面面相觑,嬴稷并不掩饰对嬴政的嫌弃。心里也在怨念自家的母亲, 既然又偷偷的给嬴政开小灶,没跟他说。
弄得现在的嬴稷跟嬴政待在一块儿, 听着嬴政说的这些事。嬴稷虽然觉得可行,但又不想在嬴政的面前显露出自己既然不知道还有这样的操作。
因此那就只能把事情怪在赵姬的身上了,但凡不是赵姬只告诉嬴政,不告诉他,他又怎么会在嬴政这儿落了下风。
嬴政想的就没有嬴稷多了,对于嬴政来说,赵姬教他的这些东西已经足够他慢慢吸收,想要融会贯通须得费些时间。不得不说,在赵国的一些经历还是对嬴政很有帮助的。
至少在赵姬说起百姓的时候,嬴政想到他所看到的赵国百姓,确实如赵姬所说的那样,他们单纯只是希望能够有田种,有粮吃,有屋住。
只要有人能够让他们得到这一切,他们绝不会闹事,也不会背叛。
“所以你又想干些什么?”嬴稷还是抓住重点的问起嬴政,说的再多也必须要正视一件事情,嬴政在对付赵国的事情上,打算从赵国的军队动手吗?
“我只是觉得既然咱们要做,不如都做大了。但不知如果各国的百姓都来到秦国,秦国能不能安顿好他们,能不能做到让他们都有田种,有地方住?”
话说的再漂亮也不如把事情干得好了,放出去的话如果做不到,打的就是秦国的脸。到时候就别说帮到秦国了,反而极有可能会给他人可乘之机,真要闹起来,六国要是捉住机会,未必不能灭了秦国。
所以嬴政说完之后,直勾勾的盯着嬴稷,这种事情须得嬴稷拿主意。
“你倒是聪明。”嬴稷知道嬴政是把难题丢到自己手里,嬴政一番操作成功的前提必须是秦国能做到放出去的话,如果秦国做不到,那么嬴政把事情办砸也是意料之中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