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先要解决的是半块野猪肉,一份地木耳,一篮子蘑菇。
地木耳保质期最短,最适合炒鸡蛋,吃起来鲜嫩软糯。
野猪肉和蘑菇正好做一顿饺子。
再做个番薯糯米饼子做小点心,下午就不怕他们又喊肚子饿了。
心里有了主意,沈冬侨手上的速度就很快。
和面,擀皮,剁馅,一气呵成。
没一会儿,滚圆的饺子就被他码地整整齐齐。
“这是啥?好漂亮,像个元宝一样。”
熬不住的二墩在门口探头探脑地问道。
“秘密……字练完了?做完了再告诉你。”
沈冬侨手上动作不停,转头问他。
二墩缩了缩脖子,摇了摇头,一溜烟地跑去继续做作业。
忽然,屋顶的敲打声停了,周向阳拿着榔头,从厨房窗外头路过,就看到锅子里翻滚着白花花的饺子,站在原地许久没动。
“屋顶修好了?”
“还差一点,再铺垫稻草就行了。”
沈冬侨撇了他一眼,往热锅里加了一勺冷水,盖上锅盖。
“行,那我等你好了,再开饭。”
“……”
周向阳手脚麻利地去编稻草了。
看着屋外头两个忙碌的人,沈冬侨偷笑,为了吃上一口饭,都十分地卖力。
等第二遍水滚,饺子好了,番薯也蒸熟了。
都拿出来晾一晾,这两个人都是急性子,饿死鬼投胎,沈冬侨怕他们吃饺子烫嘴。
番薯趁热压成泥,加糖,加糯米粉揉成面团,醒一会儿面。
沈冬侨自己吃了饺子确定不烫了才叫两人吃饭。
“吃饭啦!”
沈冬侨的一声叫唤,两人闻香而来。
“姨,这又是什么啊?白白胖胖的,好可爱。”
“这叫饺子,你们没有吃过吗?”
二墩拿着筷子夹饺子,夹了好几次都没有夹起来。
“没有。”
沈冬侨站起来给小胖子换了一个汤勺。
“这是我家乡的一种食物,看着像个元宝,吃饺子就寓意着家里财源滚滚。”
沈冬侨看着自己碗里的饺子。
心道:才不是。
那时候他没钱,又想吃肉的时候,就会吃饺子,里面没什么好馅儿,就是尝个肉味。
后来他有些收入了,但是没有时间,一周一次食物大采购,然后备菜一周。
做的最多的就是饺子,因为简单,又容易储存。
其实这做饺子的手艺,还是跟他妈妈学的。
那时候他们那边每一家都有自己的饺子配方,就像妈妈的味道一样,会一直传承下去。
小时候他最期待的就是吃妈妈做的饺子,可惜后来,他到死都没有再见他的妈妈。
而这饺子他也吃伤了。
沈冬侨戳着碗里的饺子,把饺子皮都戳烂了都没有回过神来。
周向阳敏锐地感觉到了沈冬侨的异样。
是不是因为想起了“家乡”的缘故?
周向阳低头吃了一口饺子。
轻轻一咬,汤汁就满嘴炸开了。
肉香和蘑菇的鲜,都被包裹其中。
饺子确实好吃,但是以后还是不要吃了。
因为他媳妇儿好像有些难过。
他不希望沈冬侨再记起那个“财源滚滚”的地方,以后这里就是他的家乡。
一顿饭吃出了三分心情,唯有小胖子二墩儿毫不知情,吃得天真又快乐。
……
吃完饭是二墩的午休时间,沈冬侨验收了一下周向阳的劳动成果,看着还行,已经没有缝儿了,接下来就只能等待下雨的检验了。
“锅里有些热水,你去洗个澡,衣服给我,我给你洗洗。”
周向阳今天又是下地又是上房的,这衣服已经完全没眼看了。
泥水都风干了,一抖就能下来一层粉。
再不洗就包浆了。
“你给我洗?”
周向阳问。
“嗯。”
沈冬侨点点头,周向阳今天干了那么多活了,给他洗洗衣服也没什么。
周向阳嗯了一声,当场就开始脱衣服。
沈冬侨以为他就脱个外衣,谁知道他把自己上半身扒光不算,裤子也拉了下来。
“你你你……等一下,裤子到里头脱!”
这可是院子啊,退一万步说,万一有人路过就是公开遛那个鸟!
还有,他怎么能当着他的面脱的一丝不挂?
天呐,沈冬侨都来不及捂眼睛,画面冲击太强,他有些反应不过来。
“哈哈哈……向阳叔,光屁股!”
二墩在一旁开始笑话。
“向阳叔,你的怎么和我不一样!”
沈冬侨:“……”
沈冬侨要疯了,一个是童言无忌,一个没脸没皮,害羞两个字,都不知道怎么写。
这队伍太难带了,他要回家。
周向阳才不管,淡定地站在原地,把衣服都递给沈冬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