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续过了好几日,根据李二提供的那些山匪名称,当真还找到了一些线索。
在附近有一座山,叫做周子山,里面的山匪在前些日子发现一条小路有马车压过的痕迹。
“这地方原本就是一条小路罢了,能够更近一些的通向流城,那地方去京城也近一些,不过因为这路实在是太小,再加上周围的草地都不平整。所以大家都是用走的,很少有马车。”
山匪对这一带的路很是熟悉。
所以这一路忽然有了马车轮的印记,熟悉这一带的人,一眼就能看出和平时的不同。
而且这些山匪忽然想到了一件事情:“前些日子确实有一伙人,但是他们说自己是去洛城打棉花的。”
洛城正因为生长在山地当中,所以种植棉花的农户很多,全国各地每年都有不少的商贩奔向洛城,只为了能够拿到一些便宜的棉花。
“不过这会儿人倒是有些奇怪,所以我留了点儿印象,这是去打棉花的,那都是带着老农民,毕竟这东西还是熟能生巧,可是我记得他们是一群年轻力壮的小伙子。”
打棉花这件事情那都是用经验积累的。
如果是特意从全国各地奔向洛城来摘棉花的话,时间有限,肯定是摘的越多越好,所以来这里的商户大多带着的都是有经验的老农。
那些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很容易不会打棉花,从而浪费的时间。
“就是他们那一伙人里面一个老人都没有,我还好奇呢…”
这些线索基本就可以确定就是这一伙人。
“能否描述出这些人的样子,还记得他们长什么样吗?”段景然问。
“描述出来有什么用啊,世界上所有人都是两个眼睛,一个鼻子的,”
“说,我就让人画出来。”
段景然现在不会放过一丝一毫的线索。
因为世界之大,没有人知道这群人截住白渝苏究竟是为了什么,最重要的就是确定寻找的线索。
衙门的王大人帮着找了一个合格的画师
按照这些山匪的印象,将那几个伪装成打棉花商人的年轻人画像画了出来以后又拿给红楼的小厮去辨认。
那小厮看到这图像连忙拍着大腿:“对,对对,就是这些人!”
“确定是他们几个?”
“肯定确定啊!领头的那个人扎了一个老高的马尾,眉毛前头还有一个老长的疤,看着就不像是一个好人,当时被他打晕的时候,我还想着自己会不会被他杀了呢!”
用一个人很有辨识度,虽然有的地方画像不够准确,不过大眼就能看得出来是谁。
第一百二十一章 去流城
“顺着这条山路往前走是流城。”
已经过去了十多日,段景然怎么可能不担心?
即使有了些线索,可仍旧如同大海捞针一般。
原本阿久是一定要跟着他来的,从小他就跟在段景然的身边,肯定是不放心让他一个人去寻找,
但是段景然心里明白,阿久作为贴身侍卫回京才能够让人以为皇上安安然无恙,如果他和自己出门的话,一定会引来其他人的观看,说不定还会引起骚动。
所以这一次,段景然也踏上了寻找夫君的路。
顺着那些山匪的话,一步一个脚印走上旅途,无论会不会在流城,他都要尽力找。
后来在路上买了两匹马都跑死了,段景然伪装成百姓进城。
这一路来连续花了两个多月。
段景然不求别的,只求自己心尖上的人,那个人能够平安顺遂。
“公子要来碗馄饨吗?”
忽然在一个面摊上,一个老板的摊子上却没什么人,前方正是市集热闹的地方,他却没有去,只是安安静静的在这里摆摊:“老伯伯,你可见过这个人。”
他从怀中掏出那几个人的画像,一一给他辨认。
那老伯伯却一直在鼓捣自己手中的馄饨:“哎呦,我这年纪大了,眼睛不好使。”
走这一路这么多天,他确实也没有好好吃过一顿饭,人都消瘦了不少。
其实最重要的还是心累,心里面在为着另一个人担惊受怕。也吃不下什么东西,前面的集市看起来实在热闹,他想避开人群多的地方。
干脆就在这个老伯伯的面摊前休息片刻:“那帮我来一碗馄饨吧。”
“前面都是做什么的,怎么那么热闹?”
“这是我们集市,每个月都有一回,现在这不是要过冬了吗?到处都是卖棉花的,都出来买的。”
那老伯伯直接从碗里面挑出馄饨,帮他递了过来:“来喽。”
又是棉花。
现在他听见这两个字,心中都一紧,恨不得能够一个一个挨家挨户的去寻找。
“这流城我记得不是盛产棉花的地方,都是从其他地方进来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