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千岁又替太子殿下撑腰了!(80)

作者:白梓木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殿中一时热闹异常,都是诸位使臣所求。

皇帝满意的点点头,抄起桌案上的酒杯一饮而尽。

“使臣说来说去,不过都装着自己的小心思罢了,其实何须如此麻烦?”

其中一个少使朗声道:“西晋有名家夏俊明,此子三岁习文,五岁作诗,武学上也颇有造诣,周遭众国中难有出其右者。”

“不如便请他与安梁储君切磋一番,我们也好一睹风采!”

秦景林眉头轻挑,话题终归是引到了他身上。

他自跟随在太傅身边学习起便听说过夏俊明的名声,许多名家老师都败在他手下,这人要他和夏俊明比试,不知道安的什么心。

皇帝显然也知道夏俊明的地位和实力,皱着眉道:“朕听闻此子虽以天才称,却从不出城,向来只有别人拜访他的份,贵使何出此言?”

那人还没吭声,另一边的使臣起身回应道:“陛下有所不知,此次出使,夏公子特意与我国皇帝上奏,如今已跟随使团进京。”

皇帝的眉头皱的更深了,夏俊明这样文武双全各国有名的人,西晋的使团名单上居然不标注一下,而是让人就这么跟随着进了京。

不知是不重视夏俊明,还是没把使团觐见的规矩放在眼里。

“此次夏公子来只为与贵国储君切磋一番,并无他意,所以便未曾写在名单之上。”

许是察觉到皇帝的怒意,西晋使臣特意解释了一下。

事已至此,何况今日是众使臣觐见,皇帝也不能真的表露什么。

“夏卿想比试什么?”

“陛下,各国君子皆习六艺,不如从六艺之中抽出三个让两位比试切磋如何?”

皇帝没有吭声,目光扫向秦景林。

“太子怎么看?”

秦景林起身上前一步:“父皇,使臣远道而来为睹我朝风采,儿臣虽学艺不精,但也不想扫各位的雅兴。”

“既然众臣皆请,儿臣自不会推脱。”

各国虽然趁着新年派遣使臣,却也并不意味着都臣服于安梁,诸如金康等国,派遣使臣更多是为了打探情报,以备日后所需。

秦景林这话倒像是他们远道而来就是为了看看安梁有多么强大一般。

底下几个使臣的脸色立马就变了。

“只是切磋,没有彩头,不免无趣啊?”

一个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使臣趁机插嘴。

第六十三章 赌注

“夏公子将此物托付于臣,作为此次切磋的彩头。”

西晋使臣从袖口掏出一块美玉,展示给众人。

有眼尖的立马认了出来:“这不是夏公子的菩萨玉吗?”

“听说夏公子出生没多久便在家里遇到一个老妇,老妇将此玉送到他怀中,随即化作一阵烟消失不见,自那以后,夏公子领悟精髓,聪明绝伦!”

“竟将此等宝物拿出来做彩头,夏公子这是断定自己不会输啊!”

“那是!夏公子什么人啊?人家各种比试就没输过,前几年与文坛大家的那番辩论,时至今日依然无人能敌!”

众使臣七嘴八舌的嚷嚷,对夏俊明一片称赞,少有人提及秦景林,似乎他败局已定。

反观安梁这边,二皇子和四皇子都紧皱眉头,皇帝更是完全看不出喜怒。

夏俊明拿出的根本不是菩萨玉,而是他美名远播的身份。

同样的,秦景林这边也必定不止以物压宝。

他们关起门来怎么斗都行,可如今这群人不怀好意,冲着的不是秦景林,而是安梁的储君。

“一场切磋而已,何须要搞得什么彩头?”四皇子淡淡开口,刚刚还七嘴八舌的使臣瞬间没了动静。

“四殿下这话恕下臣不敢苟同。”金康先前的费长史出声反驳。

“我们平日在家喝花酒尚且有几文赌注,何况是这种难得一见的场面?若是什么都没有,那比试又有何意啊?”

“比试可以是为了切磋观赏,又不是一定要论个输赢!”

一个武将出声。

“夏公子连菩萨玉都拿出来了,安梁诸位却还在纠结要不要彩头,恐怕根本是觉得自己赢不过夏公子吧!”

费长史嘴皮子功夫厉害的不行,这话一出,饶是四皇子也无话可说。

秦景林眼神示意秦景泽,唇间勾起一抹笑,从腰中解下一块玉佩道:“费长史说的有道理,既然夏公子已经出了彩头,本宫也不好枉顾。”

“这块玉佩是本宫母后去世前留下的,便与夏公子的菩萨玉一起,做此次比试的彩头吧。”

两块玉佩隔空相望,代表的都是自己主人的身份地位。

夏俊明若是输了,此前的光彩消失,无人再会如此夸赞他,他自此销声匿迹,跌回芸芸众生的尘埃之中。

秦景林若是输了,这太子之位拱手让人,恐怕性命也难保全。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