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笑的眼角皱纹泛起,那慈祥的模样恐怕是几位皇子都没见过的。
“为人臣子,做这些是应该的,臣多谢陛下爱戴。只是...”
司栾面露犹豫,皇帝的笑容消失:“有什么事便说,在朕这你还有什么不能说的?”
“臣一路遍访边关,四周畅通,无有事情发生。可自西北之时,不知是何缘故,百姓议论纷纷,犹如惊弓之鸟啊。”
皇帝神情大变:“有这等事?”
“是。臣也觉得奇怪,赵将军一向沉稳,替朝廷镇守边境,敌人丝毫不敢来犯,可如今,怎么会变成这样?”
皇帝叹了一口气:“爱卿不知道,自新年之际,赵秋云就一直在京中,朕本来是想,他多年征战在外,是该留在京中一段时间安抚一下。这才没急着让他回去。”
“可如今边境的情况可并不乐观。”
“是啊,看来他还真没那个命,朕想让他多在京中休息一段时间都不行,既然如此,便择日回去吧。”
“朕特意为你摆了宴席,今晚就留在宫中,与朕不醉不归!”
司栾回来,皇帝心情大好,晚上设宴款待,特意只准司栾一人与皇帝共饮。
与皇帝饮宴许久,几乎天亮,司栾才回到府中。
家人已然睡下,司栾也并没有吵醒他们,而是径直走到书房。
“四皇子那边如何?”
黑暗中出现一个身影,看不清脸,只能听到声音幽幽传来。
“自从知道之后一直在府中闭门不出,早朝也不上,估计是不会再起心思了。”
“天真!”
司栾一改在皇帝面前的温和沉稳,声音冷漠的斥责。
“此事只限于他们两人之间,就算凌道忠什么都不做,也难保秦景泽不会再动心,皇位的诱惑,可远高于一个女人的生死!”
“那侯爷的意思是?”
“广而告之,事情闹大了,就算他们想,也没有回旋的余地了。”
司栾面前堆满了书信,他挨个拿起来细看。
“太子倒是让人出乎意料,这段时间竟一直如此稳妥。”
“鹬蚌相争,自然是渔翁得利。侯爷您回来了可就大不相同了。”
司栾眼神都没给,只沉声道:“下去吧。”
阴影中的人消失。
司栾回宫没几天,皇帝便下旨声称边境不稳,要赵秋云离京赴职。
几天之后,京中更是突生变故,刑部上报,说是这几天抓到的一个盗匪为了减刑声称知道十几年前的隐事。
这隐事不说不要紧,一说却连带整个京城的人都知道了。
皇帝坐在龙椅上大怒,指着台下的人吼道:“你给朕解释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
秦景泽站在一旁一声不吭,凌道忠跪在地上也依旧沉默。
皇帝吐了口气,沉声道:“朕就问你,京中的流言可是真的?水瑶的死真的和你有关系吗?”
凌道忠没有回应,可像他这样的人,沉默便是最好的证明。
“凌道忠!”
“陛下!”
沉默的凌道忠终于开口:“陛下,臣不知此事从何而来,但臣很清楚,既然是谣言自然会随着时间流逝不攻自破,所以臣并未解释。”
“谣言?刑部那边有人证!你敢当着朕的面与他对峙吗?”
“陛下!那是臣的亲妹妹啊!何况年代久远,陛下打算让臣如何自证?刑部所谓的人证不也是口说无凭?臣愿以性命担保,此事与臣绝无关系!”
“请陛下细想,此事若是臣所为,怎么可能会留有人证至今,还闹得满城风雨啊陛下!”
凌道忠跪在地上,声泪俱下,细数着自己与妹妹儿时的情谊。
凌道忠越是挑起感情,一旁的秦景泽就越觉得恶心。
原来他还知道那是他的亲妹妹,还知道他们曾经一起长大,曾经将妹妹紧紧护在身后。
可现在呢?
究竟是什么时候开始,他变成了眼前这个如此陌生带着画皮的男人?
仅仅是因为在朝为官便会变成这样吗?
那他出生在帝王之家,怎么没变成这样?
第一百一十四章 冤家路窄
这件事闹得满城风雨,可终归是只有一个人证,就算皇帝急着为他那死去的爱妃讨回公道,也深知此事不能就这么下定论。
再看看眼前如此深情的凌道忠,皇帝一时倒真有些拿不准该怎么办了。
“此事闹得沸沸扬扬,凌家有责任协助刑部调查此事,朕理解你的心情,但此事牵扯甚广,若刑部有事找你问话,你不得推脱,明白吗?”
都说死了的才是最好的,皇帝心心念念当年人,如今却出了这档子事,他巴不得赶紧查清。
既显得他公正无私,又显得他深情专注。
凌道忠急忙应下,说了不少好话,皇帝这才勉强将此事揭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