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只是远远瞧了一眼,但奴婢总觉得这人在哪见过...”
丫鬟的声音越来越小,似乎在忌惮着什么。
“在哪见过?”
皇帝皱着眉头,大有一副不查明白不罢休的气势。
“好像,好像是,是贤妃娘娘宫里的人!”
昭嫔震惊的用帕子捂住嘴,眼神一瞟,立刻有嫔妃出来说话。
“话可不能乱说,你看清楚了吗?贤妃娘娘如今居众妃之首,协理六宫,怎么会做出这种事?”
“莫不是,贤妃娘娘见萧嫔受宠气不过,便要教训一下?”
“正因为协理六宫,很多事情做起来才方便,别人恐怕还做不到呢。”
几个人你一言我一语的将事情勾勒出来。
皇帝坐在一旁沉默,并未呵斥,说明也是疑心的。
贤妃静静站着,仿佛讨论的中心与她无关。
“贤妃,此事你如何说?”
“陛下想要臣妾如何说?”
皇帝皱眉,没想到贤妃答非所问。
“她说你宫里的人出现在萧嫔宫里,行迹鬼祟,主张是你纵火烧伤萧嫔,你不想解释一下吗?”
“远远看见、好似,这些原本就不成证据的话,叫臣妾如何解释?”
“臣妾自认与萧妹妹之间并无嫌隙,只是不知众位妹妹都是从哪听说的消息,觉得我会对萧妹妹下毒手?”
刚刚几个嫔妃都不敢吭声,昭嫔轻声道:“贤妃姐姐别生气,大家也是心疼萧嫔,想要找到凶手罢了,毕竟这里是皇宫,今日这人敢放火烧了萧嫔,谁知道她明日会做些什么?”
“臣妾认为,当务之急还是萧嫔妹妹的身体要紧。当然,此事也不能不查。”
皇帝点点头,虽然这些女人都怀疑贤妃,可从她刚刚的态度上来看,皇帝总觉得她与此事无关。
“既如此,此事便交给你和贤妃,你们俩,一同把这件事查清楚。”
“贤妃本就有嫌疑,查此事不妥吧?”
没等皇帝吭声,昭嫔立刻拦住话头:“有什么不妥?贤妃姐姐又不是已经定罪了。”
她转向贤妃:“这件事一定会查清楚,还贤妃姐姐一个清白!”
第八十九章 外朝鸣冤
人事散去后,昭嫔回到宫中,一抹身影在此等候良久。
“参见昭嫔娘娘。”
丫鬟穿戴简朴,匆匆而来。
昭嫔扫了她一眼:“有事吗?”
“奴婢等在这,自然是为了今晚的消息能第一时间传到四殿下的耳朵里。”
昭嫔冷哼一声:“贤妃没那么好对付,今晚之事,但凡是别人都不会全身而退。怎么也要禁足等待结果。”
“她可倒好,三言两语就让陛下对她消了疑心,甚至还准她调查此事。”
“昭嫔娘娘没有扳倒贤妃?”
虽然是丫鬟,但或许是跟在秦景泽身边久了,气势不是一般的大。
昭嫔长眉冷剜:“你说的倒简单,她若这么好对付,也不至于一向受宠的萧嫔被她逼到如今这般地步。”
“富贵险中求,您难道就这么甘心让人一口一个昭嫔娘娘的叫着?贤妃在宫中寂静这么多年,若不是二皇子失势,皇帝扶保太子,她怎么可能坐的上妃位?”
“昭嫔娘娘有没有想过,您若不全力保四皇子登基,等来日太子登基,贤妃会怎么对你?贤妃现在一副可怜的样子,柔柔弱弱,可未来若是成了太妃,可就不会像现在这样了。”
昭嫔沉默许久,开口道:“告诉四皇子,这件事不会就这么完了。”
丫鬟脸上浮起笑容:“是。”
一早醒来,秦景林才知道昨夜发生的事情,萧嫔没事,秦景林也就毫不担心。
毕竟柳姨能活在这深宫中靠的绝非幸运。
朝中静默了许久,秦景林想着,也该送出些事情来了,免得父皇成天盯着后宫找错。
三日后,刑部有本上奏,京郊有女子到大理寺鸣鼓喊冤,事件似乎牵扯到朝中官员。
“大理寺本想据实调查,但那女子的长相似乎不是我国中人,为免节外生枝,特上报刑部,由陛下定夺。”
徐进昭趁着早朝将此事全盘说明,等待皇帝的旨意。
皇帝扫过奏章,眼中疑惑渐起,众使臣离京已近两月,京城附近怎么会突然冒出一西晋女子?
是使臣团留下的?还是自己偷偷潜入的?
“父皇,此事颇为蹊跷,应当派人详查。”四皇子拱手。
皇帝沉默,此事是该详查,只是他还没想好要派谁去查。
大理寺不敢管,刑部持中不言,又涉及他国女子,一旦出现纰漏,必然会引起不小的风波。
不论怎样,还是要找个皇子牵头,才能放心。
“二位皇儿如何说?”
“父皇。”四皇子拱手,率先开口:“此事涉及颇多,一时之间恐难以理清线头,但儿臣定会与诸位大人通力合作,查出真相,保我安梁平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