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温(153)

范奶奶牵桥搭线的时候没想太多,促成了挺不错,没促成也无妨。从始至终,只有南诗把这事儿看得过分重要,仿佛是长辈们交给她的一件了不起的任务,做不成,巨大的羞愧感会让她抬不起头来。

她一旦被失控的情绪绕进死胡同里,便很难在短时tຊ间内走出来。整个人会变得焦躁不安,坐立不宁,惶恐到食不下咽、辗转反侧。严重一点,甚至会出现身体轻微震颤,和短暂失去记忆的情况。这种时候,必须有人陪在身边,一遍又一遍地告诉她“没关系,慢慢来”。

“妈妈,我没和陈嘉佑复合。”

南诗闭了闭眼,好不容易把惊涛骇浪般的恐慌压住,抓紧机会坦白:“杂志要做他的专人采访,我们小组受邀去冰球队参观。他在饭局上喝醉了,我把人扔路边也不道德,所以带他回来醒醒酒……你放心,我的结婚对象,永远不会是他。”

杨雪沉默片刻,没有表达个人观点,怕影响她的判断。只能照实说:“你在昌苏市读书、学习的这些年里,爸妈和他见过面。”

“……!”

南诗一窒:“是他,主动找来的吗?”

杨雪摇摇头:“他是个懂分寸的人,怎么可能在你们分手之后还上门纠缠。”

“有一年冬天,你外公在院子里扫雪摔了腿,乡下交通不便利,是他开车把你外公送到了市医院,联系了院里口碑最好的骨科大夫。我和你爸赶到的时候,他缴完费先离开了,还是听你外公的描述,才猜出是他。”

“那会儿我们还纳闷,他没事儿跑乡下去做什么?”

南诗嘴巴里酸的厉害,喉咙隐隐作痛,一开口,竟然没发出音。缓了片刻,终于能开腔,没什么所谓地道:“应该是,有事情要忙……当年,给村子修公路、捐赠空调的好心人就是他。”

杨雪显然是知情的,并不意外:“你外公身体一康复,亲自拿礼物上门拜访,陈嘉佑当时在国外比赛,我们没见到人,冰球队里又有规定,礼物也没留。欠了这么大一个人情,找个机会,还是要还上的。”

南诗乖乖颔首:“改天吧,等我出差回来,去一趟冰球队。既然礼物不能收,送一面‘乐于助人’的锦旗怎么样?”

“都可以。”

杨雪起身,去厨房接了杯温水。

回来时,瞧见南诗孤零零坐在那儿,垂着头,短发往两侧滑去,露出衣领下一截白皙的脖颈,隐隐可见青色血管。

孱弱又单薄。

她无声地叹出口气。

不管七年前还是现在,杨雪始终不认为陈嘉佑和女儿般配,不可否认,他的外在条件和个人能力无可挑剔,唯独家世这一关,杨雪始终过不去。如果没有先前发生的那些事,再加上,南诗许久解不开的心结,她不可能心平气和地聊起这个人。

杨雪将水杯塞进她手心,拿遥控器开空调,在调节温度的音效中,再次接上话茬:“你读研的第一年,他返校办毕业手续,来我办公室坐了坐。”

除去必要的寒暄,陈嘉佑没提过别的,临走前,从背包里掏出一本厚厚的相册给她。大概有A4纸这么大,有词典那么重。

里面全是南诗的照片,少有几张两人的合照。背面标注着他们出行的日期,和几句简单的记录。

杨雪彼时不清楚他这么做的用意,误解成一种潜在的威胁,生怕他私下找南诗复合,左思右想之下,还是不放心,索性推掉工作,坐飞机跑去昌苏市,结果意外撞破南诗看心理医生的事情。

杨雪没敢惊扰她,偷偷去旁听了很多场心理讲座,向专业的医生咨询。但她心里门清儿,说一万道一千,最要紧的还是要南诗自个儿把坎儿迈过去。其他人能做的,只有陪伴,为此,她和南庭请了一段时间的假,到昌苏市陪南诗读书。

然后发现,陈嘉佑给的相册,其实是一本“哄南诗开心的妙招大全”,背面记录的内容拼凑起来,全是关于南诗的喜恶,其中很多条,连他们做父母的都不清楚——

南诗不喜清淡,又不太能吃辣,口味偏甜,最爱喝热可可,吃个小蛋糕就能让她心情愉悦一整天。

冬天可以隔三差五让她喝一杯热奶茶,小料不要黑珍珠和麻薯,她讨厌糯叽叽、黏糊糊的口感。

南诗喜欢吃东城一家饭馆的菜,但那家店非常难预约,他去跟老板偷学了手艺,把几道常吃、易做的拍照留存。并附言:如有需要,他可帮忙联系厨师。

爬山一类,需要消耗体力的运动,能免则免——除非有人硬拽着她去——爬到半山腰她肯定会耍赖,吵着要坐缆车,这种时候最好纵着她,不然她会生闷气。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