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爱心餐一般是接济一时有困难的人的,用过餐的人通常也会在有付款能力后补上自己那一餐的钱,总之不是吃“霸王餐”的行为。
信徒觉得这主意好:“别说一份,补一千份都成!”
反正自己有钱,又常资助吃不饱饭的儿童午餐什么的,遇到那样的好心店家肯定是要付上一大笔钱以示鼓励的。
好心人有好报,这个社会上的善意才会更多嘛。
自己一直以来做慈善,除了得到一点儿减免税额的优惠,就是想让更多人进入这善心的传递中。
一人一神走过了半条街,也没有看到一家那样的餐馆。
“会不会是为了不让用餐的人尴尬,店家将那些‘暗语’写到隐秘的位置去了?”这名信徒也是看过相关信息的,越想越觉着有可能。
这座城市这么大,平日里对自己笑脸相迎的人也多,那好心人肯定是找得到的。
只是他们可能不会将自己要做善事写在明显的地方,那样不就太刻意了吗?
一定是这样的,只是自己不够仔细,再找找,总会有的。
潜淆看着信徒努力的背影,认为自己或许是将事情想得太简单了。
今天的邪神,也在观察人类。
第202章 邪神
看着一次次失落地走出餐馆的信徒, 潜淆觉得这件事确实和自己想象中的不太一样。
从网络上的留言量来看,那样的爱心餐应该不罕见才对。
邪神并不了解人类网络的信息推送机制,只要看过一次相关的内容并有感兴趣的倾向, 接下来许多平台就会有针对性地为此用户推类似的东西。
他不明白“看得越多,能看到的就越少”这个道理,高强度自搜的神明大多数时候也是在看有关自己的内容。
幸亏是这尊知名度和话题度极高的邪神, 不然换了一尊小神, 就算是搜了再多, 也不一定能看到有关自己的信息。
“邪神大人, 我们要不还是,还是……”信徒有几分灰心丧气地说, “去我家的施粥铺吧。”
那里至少能保证可以提供一碗粥填饱肚子, 而不是再走过一条街消耗体力。
原本还没多饿的, 找了这么多家餐馆, 倒是找饿了。
潜淆也反应过来自己指的这条路似乎不太对,也就默许了信徒的这一做法。
由于没有乘坐交通工具的钱, 也没有可以导航的手机,于是信徒就引着神明按照自己印象中的方位走。
“我记得在这附近就有一家, 不远的。”记忆中家里的施粥铺遍布全市, 毕竟过去真正的灾年饥民数量可不少。
自家从古就有丰年屯粮的习惯, 现在都有容量惊人的粮仓,甚至在特殊情况下政府调控市场价格都会从他们家购粮。
走了大约十分钟, 信徒便看到了一个印有熟悉家徽的招牌:“邪神大人,您看, 就是那里了!”
今年不算灾年, 但是施粥铺还是会准备少量的餐食供给暂时有困难的人。
因为每个来这里喝粥之人的身份证号都有登记在册,所以故意每天都来蹭是蹭喝基本没有。
救急不救穷, 救济这种事能帮人一阵,可帮不了一辈子。
他们虽说是在做慈善,但也不至于将家底都捐出去。
潜淆观察了一番,这种施粥铺在当今社会已经不多见了。
如今更多的是免费茶水之类的,而且一般都是提供给特定的工种或季节限定供应,很少见到有这样只要去就能得到一碗的粥。
而且就算是粥,现在通常也都是绿豆粥这种更偏甜食糖水的,实打实的白粥更是少见。
信徒乐呵呵地走到施粥铺前:“麻烦来一碗粥。”
店员原本坐在板凳上看手机,时不时搅和一下温在锅里的粥,见有人来了,也不起身,但还是收起了手机看向对方说:“请先登记——身份证有带吗?如果有的话方便给我核实一下吗?”
登记的簿子就摆在台面上,笔是防止被顺走而连着底座的,看上去不像是粥铺,而像是需要填表的地方。
会来这种正规经营了数百年的施粥铺的人,大部分也不是会来捣乱的,毕竟这个家族在本地多有势力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谁也不会闲的没事去给自己找不痛快。
登记完毕,信徒顺利地拿到了一碗粥。
晶莹透亮且煮开了米花的白粥香气扑鼻,就算不配小菜也能喝上一整碗。
潜淆见状,有点儿想知道那粥是何种滋味,但作为神明,没必要分走这本该接济一个身处困难之人的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