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邪神会原谅自己的信徒。
在你来我往的几场骂战之后, 他们里甚至将对方小时候在神像前打了个喷嚏都拿出来讲了几轮。
能翻旧账的一定是熟人。
指不定是在这里明撕暗秀。
清官难断家务事,神明也没法对这种事做出什么“审判”。
而且用到“审判”这种词, 实在是太过了。
他看着好像闹得很开心的两名信徒, 知道这是有浪费了一单祈愿。
有的时候, 还是不能只是简单地理解信徒祈愿的字面意思。
上次他就遇到一名信徒,说话那叫一个阴阳怪气, 连愿望的内容都和嘴里说出来的大相庭径。
但是,当时他没有反应过来, 就是按照最基础的解读去办了, 把对方气得够呛。
自此之后,他就知道要在信徒祈愿时多注意观察了。
一些语气和小动作, 比句子本身的词语更能体现出信徒的真正需求。
潜淆观察完了那两名信徒,明白这里大概是不需要自己了。
哪家小情侣吵架会请来邪神助兴?
估计他们同时还是爱神的信徒吧,信徒随神明大概就是这样。
一想到爱神曾经丢给他的那些烂摊子,潜淆就更不想留在这里了。
算了,还是离开好——这对信徒和他都好。
邪神化作黑雾飘离,但吵架的俩人仍不停歇。
*
奇怪的信徒见得太多,邪神觉得自己也该回归正常的生活。
例如,去听一场无聊的无意义例会。
这种例会,就是很字面意思的“例行召开的会议”。
毫无作用,毫无水平,纯属瞎聊。
他有时候会不明白一大群神明聚在这里浪费时间是为了什么。
或许是,让人们珍惜有神明的祈愿时间?
毕竟,浪费时间唯一能带来的警示,就是“要珍惜时间”。
除此之外,别无其他。
不过放在神明和信徒的关系上,也许还有一种解读。
那就是体现出神明的工作繁忙,令信徒也视其为榜样努力工作。
有些信徒就是会将自己的一言一行,尽量往自己信奉的神明身上去靠。
这原本是好事,但是事事都要对标神明就是荒唐事了。
之前八卦之神曾大肆宣传过一个“奇闻”,连没有参与那些闲聊的邪神也听进去了不少。
大抵是有一人类模仿神做事做多了,觉得自己也成了神明,便在人类广纳信徒,后来被认作是邪.教头目,判了死刑。
那件事也不知是怎么做到那种程度上的,看来人类对自欺欺人的确是没什么免疫力。
明知道这样做有极大的风险,还要孤注一掷,那比简单的疯魔还要遗憾。
那人在被判刑前做了精神鉴定,没有什么患病的可能,纯粹就是自己作出来的。
在许多人眼中,能成为神明受人供奉,一定是一件相当酷的事。
但是,邪神并不这么认为。
他做神明,不是为了受香火供奉,也不是为了受人朝拜。
而是想要让信徒的愿望能够有一个寄托乃至实现。
有一些地区据说有一种风俗习惯。
当地人在适龄的儿童中挑选出“神明在人间的化身”,然后抬着那孩子去游神。
充作了游神之神像的孩童,通常是觉得自己倍儿有面子,于是便乖乖听话,红光满面地坐稳了,一动不动。
那些没被选中的,自然也是玩得尽兴,就算是对被选中的小伙伴有几分羡慕,也不会忽视了节日的其他乐趣。
为了争夺本就不存在的“成神机会”而自相残杀的人类,绝对是最愚蠢的吧?
顺着刚才的思绪,他又想起了有一回遇到的事。
那是在几百年前了,有点儿久远,不过神明是不会主动忘记那么“精彩”的事例的。
他当时被信徒召唤到了一战场上,他本想着战神的工作可不是好抢的,但听完信徒的解释才恍然大悟。
那里压根就算不上是常规意义上的“战场”,而是一群人在以命争取成神的机会。
他们好像在嘴里念叨着什么“以杀戮证道”,估计是听书听昏了头的中二病。
这一“病症”可不是当代才有的,往前数不知多少年,历朝历代都有说得出名号的。
不过这一点也是自由心证,在许多人眼里,堂吉诃德绝对是不折不扣的中二病患者。
邪神并不理解那些人类殊死搏斗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