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普陀山游览并非预先计划好的,任思南知道乔勉来了就打算四个人趁周末再去哪里玩玩,姜小芸第一次到舟山实践,提议想去普陀山看看,他们四个都没有宗教信仰,便纯当作景点游览了。
刚到普济寺前,姜小芸就在门口请上三支香,闭着眼拜了三拜。
任思南疑惑道:“你不是不信佛么,怎么一来就拜上了?”
她两手端着香,恭敬地插进香炉里:“菩萨地界,上山总要打个招呼。放心,我替你们也拜了。”
“许愿了没?”
她连忙摆手:“不可说不可说。”
“不说拉倒。”任思南笑笑没再追问。
飞鸟不时穿梭于林间,四周绀楼黄墙,阴天为禅寺更添几分意境。
走在石板路上,乔勉心神格外安宁。她没想过求神拜佛,也不敢轻易去要什么,从小到大碰上任何麻烦她向来都是自己解决。
四人在主刹逛了一圈,沿路步行去了法雨寺后,若还想继续往上去佛顶山,可以选坐索道或徒步登上1088个台阶。
乔勉抬头远眺,一眼望不到头,她看看程何钧,他正走在小道上,一条腿已经迈向了台阶:“来都来了,走吧。”
任思南活动下腿脚,和姜小芸一路打打闹闹地爬着台阶,一会儿就不见了人影。
程何钧与乔勉也不急于追上去,仍旧悠闲地边爬边看。走了接近一半的路程,道旁有处亭台供人休息。不大的亭子里坐了五六个人,多数是上山礼佛的老年人。
刚坐下,程何钧就递过来一瓶水。
“累不累?”
“还好。”
乔勉喝了两口水,他接过去喝下一大口,瓶子瞬间空了一半。
他抬手摸了下后颈,微微出了点汗,转头看乔勉,喘着气,脸颊泛红。
身旁的石板路上,一队七八个人拾级而上,三步一拜九步一叩,走得很慢。石阶潮湿冷硬,他们顶礼跪拜,心无旁骛,无比虔诚。
乔勉的目光静静跟随,忽然问道:“心诚则灵,你说,他们是不是真能所求皆如愿?”
程何钧说:“也许吧。”
她低声感叹了句:“太辛苦了。”
亭内另一头,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先生开口了:“旁人觉得苦,他们心里应该是甜的。”
诵经声远远地传入耳中,让人内心平静,乔勉看了程何钧一眼,这番话于她而言也许有同样的含义。
跪拜的队伍渐行渐远,不久后,亭子里歇脚的人也相继离开。临近正午,上山的人很少,亭外茂密苍翠之后是层层阴云,山上腾起丝丝薄雾,周遭变得有些许朦胧。
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没有人路过这个平台,耳边唯余鸟鸣和婆娑枝叶声,世界仿佛只剩他们两人。
程何钧的手挪过来,轻轻握住她指尖,带来一丝暖。
禅寺、飞鸟、钟鸣。
人在内心平静的时候并非一无所求,而且所求之事在这一刻被衬得更加清明和坚定,要与不要,求或不求,答案早就有了。
于是在这一瞬间,一个想法突然占据了她的脑海,像滴入杯水中的墨迹,扩散再扩散,她开始因这个想法而激动、欢欣、羞赧,它播种、萌芽,而后喷薄欲出。
乔勉转头看向程何钧的双眼,明亮的,染着佛堂里的宁静。
我不信佛,但我希望菩萨给这份平凡的感情作个见证。
“程何钧。”她回握着他的手说。
“我们结婚吧。”
第33章 第三十三章站台
风停了,鸟不鸣,山林寂寂无声。
他看着乔勉,先是错愕,而后好像是他独有的,不动声色的慌乱。他看向别出,掌心里的手微微抽动了一下,在静谧中格外明显。
他有认真考虑过求婚的场合,但完全没料到会在此时、此地,由她来说出这句话。
天光淡淡落在他脸上,投下半明半暗的轮廓,他抿了抿唇,忽然低头一笑。
“你笑什么?”
“这话应该我说。”
“无所谓。”
“我主动比较好吧。”
“那你答应吗?”一来一回中,她有点急了,眉头紧紧皱着。
程何钧又开始笑,是欢快轻松的笑,他很少笑得这么开,和她的一本正经对比鲜明。
“行了,你别笑了。”她侧头不看他,显得有些窘迫,耳根也泛起微红。
“我答应。”他的回应无比清晰,伴着风声直直钻进她心里。
远处又有爬台阶的脚步声,程何钧伸手摸了摸乔勉的头,拇指按在她的手背上,他还是不肯放弃身为男人的主动权,和他早就预想好的那句话:“乔勉,你愿意嫁给我吗?”
她同样没有立刻回答,转头看向亭外,微风浮动树梢,嫩黄的新芽轻颤,预示着春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