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锦渊一愣,随即笑了一下,“好,去吧!”
白玉转身快速离去。
赵东临去望北郡,他猜,应该是去抓赵兰的。
之前他一直派杨戈盯着赵兰,如今杨戈被自己抓了,他肯定是急了。
他的心里有些担忧,赵兰这个女儿,究竟是知道了赵东临的什么事呢?或者抓住了他的什么把柄?
为什么赵东临明知道女儿在那个小山村里失去记忆九年,却不出现一次。
或者,赵兰失去记忆,是不是就是他下的手?
如今脱离了掌控,他却急了呢?
他本想去看看赵兰,但想到此时皇上和德妃在那边,只好忍住了这个冲动,快速去把这边的事情安排好,带了十个人就离开了东宫。
他回了外城的小院子一趟,郑丘在,赵宁不在。
“郑丘,我要离开京城几日,赵兰在宫中会住两三日,等她回来,你们俩尽量别离开她身边,小心一些。”
“你去哪?”郑丘问。
“回望北郡,赵东临去了望北郡。”
“他是去找赵兰的?”郑丘瞬间也明白了。
“应该是,兰兰回来却不回家见家人,这里边,肯定有问题,也许兰兰手里有什么他需要的东西。你和赵宁,一定要保护好她,拜托。”白玉冲着郑丘拱手一礼。
“好,你放心去吧!”郑丘也郑重起来,这不是小事。
看来,京城要发生大事了。
不然赵东临不会离京亲自去找赵兰。
望着白玉离去的背影,郑丘突然间觉得,自己抓了杨戈这一招太及时了。
不然,赵兰入京的消息传到赵东临的耳朵里,赵兰就危险了!
第152章 大宝府试又考中了案首
望北郡,草沟村。
赵兰离开后几天,白家盖的新房外工都做好了,这几日他们一边忙着田里的活,一边找人帮忙开始收拾里工。
四月初二,白大郎陪着大宝去了榆木镇参加科考。
他们去了那边后,白大郎没带着大宝去挤客栈,而是租了一户人家的小院子,他自己每天亲自给大宝做饭吃。
让他去报道,在家好好温习书。
要不是家里在盖新房,张氏都想跟着来的。
因为大宝是县试柏木县的案首,县令大人胡进功也很重视他这次府试,初七那日也去了榆木镇见他,鼓励了他一番。
大宝很受感动,说一定会使出全力去考。
四月初八开始府试,大宝前后一共参加了三场考试。
第一场考贴经,主要考学过的书里内容的记忆程度,这个考脑子记忆力的,死记硬背就好。考试时长为一整天,吃饭,有监考工送来,上茅房也有监考工跟随监视。
第二场考杂文,主要考考生的辞章作赋能力,就是常说的跟着命题作诗做文章,主要看才思和书法功力,这一场考试时长也是一整天的时间。
第三场考策论,主要考考生对于时事政治的一些见解和看法。
这一场是最难的,主要考考生的才智和见解,考的是格局和见识。
这场也是最重要的一场考试,共考两天,晚上也在考棚里休息,考生们都是一人一间的那种考棚,晚上睡觉用的被褥枕头也是贡院提供的。
有人想要利用晚上的时间多想想,也会有蜡烛提供。
但大部分考生是休息的,因为怕蜡烛烧了试卷,那就要失去考试资格了。
这些事,之前,他们的夫子也都是嘱咐过的。
有的考生晚上也少睡,在想策论,结果,把身体熬坏了,还有晕倒在考场的。
大宝却觉得,这场考试比县试要轻松很多,那时候可是连考了五场。
等大宝一脸轻松的从最后一场考场出来时,白大郎看到他这样的状态,就放心了。
刚才看到一个考生出来就晕倒在了考场外,他也有点被吓到了,生怕大宝出来也成了那个样子。
白大郎感慨,看来兰兰说的很对,以前,家里把最有营养的吃食都留给了两个读书的,真的是有道理的。
如今家里生活好了,大宝和二宝的吃食更是有肉有营养,这身体确实能做主。
父子俩高高兴兴的过去拜见了一下胡县令,就回租住的院子等消息去了。
说是五天后就会发榜。
时间不长,他们打算等着。
四月十六,榆木镇知府府衙门前,准时贴出了甲乙两榜的童生榜,其他没上榜的则是全部落榜。
府试考上的为童生,有资格参加童试的最后一场考试,院试。
落榜的,则需要重新等明年再考。
看到自己的名字出现在童生榜上的人,激动的哭鼻子,因为从这一刻开始,他们是童生了。
读书十载,也就是为了这一刻,接下来,他们可以继续努力读书,等着今年六月底的院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