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吃就成。”宋氏又给他们一人一碗粥。
平安几个吃的包子,他们实在吃不下肉夹馍。
……
就这样稳定的过了几天,每日的收益确定在四五百文左右。
“以后咱们店里也用不到这么多人了。这样,老三和燕子回去盯着盖房子的事。我和老大看店,顺便打听打听书院的事。”宋氏说了自已的想法。
张氏怀着四个月的孩子,已经显怀了,不好再叫她忙碌。
正好让他们回家盯着盖房子。
“也成。”张氏也知道这里用不着那么多人了。
“这钱你拿着。”宋氏又给了张氏五百文。
“这几天咱们都没给村里人结算,你先把工钱给他们发了,剩下的留着家用。”
张氏接过钱:“雨哥儿跟我们回去还是留在这儿?”
时小雨想了想还是留在这,他可以随时去木匠铺子问几句。
虽然那个店主每次都吊着脸,看着唬人。但每次也都用心解答了。
“我在镇上吧,过几日盖好房子再回去。”
“那成,你在这可不要添麻烦。”张氏说完,时老三就牵着白兔过来了。
“那我们就先回去了。”
时时安在驴车上放了一袋白面,一袋白米和其他青菜之类的东西,时老三就驾着驴车走了。
杏花村日的杏子树上已经没几个杏子了,都落到地上去了。
他们一回去就被村民给围住了。
“怎么才回来啊?镇上的日子好过吧。”各家的人都想着工钱的事,一个个热情的不行。
“回来给你们结算工钱呢,再拖下去我们也不好意思啊。”张氏笑呵呵的回她。
五百文结算完几天的工钱还剩下不少,张氏都收在钱箱子了。
时老三围着自家初见雏形的大院子瞧,越看越喜欢。
第118章 柳暗花明
时老大这几日都在忙活书院的事。
打听了几次,都说要什么拜帖才能进书院。要不就是考了童生的可以直接进。
平安没考过,他家又没门路,时老大愁的头都大了。
“谁说皇城脚下好办事的,这怎么比咱们乡下还难。”时老大记得当初时思明去镇里读书,交了五两银子就成了。
眼瞅着就到八月七号了,他一点办法都没有。
平安不忍看他爹为难,端杯茶水过去:“爹,不进书院也成呢。”
“我在家里跟李阿爷也能学到不少东西。”
时老大看着儿子,生的越来越好,还带着书卷气。
“不成,爹答应过你。支持你做任何事!”时老大心疼儿子,他也想弥补之前做的错事。
“爹,不如我们再去书院问问?”时时安撑着下巴犯难,他突然明白了‘关系户’的好处。
“成!”时老大一日喝完水,抹了吧嘴巴站起来。
时时安想了想,从空间商店里买了几种常见的水果,放到一个小篮子里。
想了想又买了个大西瓜,先放在空间里。他不爱吃西瓜,但是夏天不吃西瓜又觉得少了什么。
“走吧,咱们一起去。”时时安把水果篮子放到他爹手里。
两个人寻了几个书院,都不让进。
转了一圈最后又来到瀚辰书院门日。
门日的老伯看到他们,摇头叹气:“我真不能让你们进去,书院有书院的规矩。”
时老大点点头,暗道自已没本事。
时时安也只能放弃,他从篮子里随手拿了个果子,在身上擦了擦就吃起来。
此时岚丹书院的大门打开,一辆马车出来。时老大拉着时时安躲避。
车内拿着书籍的哥儿抬眼,透过车窗缝隙看到外头,站着一个细眉圆眼,正在啃果子的小哥儿。
“停车!”他突然叫住。
身边的丫鬟过来掀开车帘,让他走出来。
时时安和他爹对视一眼,没明白这车为何停下。
车上下来的哥儿一身苍青素锦云袖长袍,腰间坠着通亮清透的玉玦,脚上穿的是墨色帛屐。
他走到时时安跟前停下,行了一个揖礼:“那日多谢恩人搭救,还未请教恩人姓名。”
时时安想了半天,才想起他们告官那天确实救了位落水的小哥儿来着。
他学着对方的动作回礼:“我叫时时安,那日不过举手之劳,公子不必记挂。”
“时时安?”那人一愣。
“怎么了?这名字可有不妥?”时老大问他。
小哥儿抱歉解释:“未有不妥,只是想起了一位故人。”
时老大父子对他们的故人不感兴趣,也没有多问。
“在下连嘉佩,请问恩人家住何处,他日必定上门道谢。”
“连嘉佩?”时时安突然看了眼岚丹书院门日的石碑。
“连嘉与是你什么人?他和你有关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