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后从梁九功那里,她得知行刺整件事的来龙去脉。
只是不曾想,此事竟是牵扯到五年前她书写的信函。
这世间,除了她与康熙帝,应是还有看过信函内容的人,活着!
第79章 暴露心思
今日清早, 康熙帝原是与外邦使臣忽必可汗,一起同去驿馆相看兵器。
此事机密,除了两人, 只有两边随行的几名心腹侍卫知晓。
结果在驿馆时, 竟然遭遇大量黑衣人埋伏。
康熙帝乃微服出行,结果那伙人目标明确,只对着他一个劲下死手。
好在太子胤礽及时赶到。
如今小奶团子已然长成十二岁的青葱少年,逐渐接触些边缘性政务。
此次便是由他, 负责派人在驿馆暗中部署,看顾外邦朝贡上来的兵器。
当然,刺客绝对不会是胤礽派来的。
而忽必可汗,虽是有嫌疑, 但他却是冒着枪林弹雨,极力善后, 换得奄奄一息的康熙帝安全回宫。
他生长于塞外,为人耿直:“本汗若真有心行刺,何必多此一举?直接趁着大清皇帝性命垂危, 一刀斩了岂不更省事?”
“说实话,如今两国尚未订立盟约,本汗完全可以袖手旁观。但本汗就阿骨打这么一个儿子, 他从小没了母亲,如今您大清的良嫔娘娘对他慈爱有加,亲自给他做吃食做手套, 本汗适才投桃报李,免得日后被自己儿子看轻了去。”
这些, 是胤礽审讯完一众人等,托梁九功转述给云卿的。
至于他自己, 则站在凌霄阁的门口,默默瞧了她良久,然后黯然离开。
他怀念儿时她对自己的好,也知道那是真心相待,并不是为着晋升位分,对他故意讨好。
可他心里也有怨,不理解她为何一次又一次躲着他,抛弃他。
没有母亲的孩子,就好像暴雨中的一株小草,缺少一个细心撑伞的人。
她带着雨伞而来,给了他温暖,给了他希望,但最后却狠心离开,任凭他继续被风吹雨打。
那日在御花园的千鲤池,他不是没有瞧见她。
甚至比皇阿玛,都先一步发觉。
可在她转身看向对岸时,他选择假意转身同小禄子说话。
心里不敢面对,万一她从头到尾都没有瞧他一眼,会是怎样的抓心挠肺。
听着她对阿骨打的温柔话语,恍然间,就好像回到了几年前。
她会在瑞景轩里,与他漫天谈笑。会在夜晚,他将睡未睡时,轻声讲着各种有趣的故事,轻轻地帮他掖好被角……
没有人知道,他当时多么羡慕阿骨打。
如果可以,他真希望时光可以倒流,哪怕只有一日。
……
“太子殿下如何,可有受伤?”
云卿刚刚一瞧见康熙帝伤势眼中,一时没想起,胤礽也在现场。
她下意识追出去,站在乾清宫正殿门口,只望见一个萧索清瘦的背影,离她越来越远。
可也真真切切感受到,他长大了。
可以独当一面调查案件,再不是那个个头只到她腰间的小奶团子了。
“没事就好。”
这一瞬,云卿心里或多或少地,松了口气。
而后转身回到凌霄阁,一边照看康熙帝,一边思索起事情的来龙去脉。
前世,胤礽也曾暗中监管兵器,因为驿站偶然走水,兵器毁损,而被康熙帝斥责。
所以,云卿有把这件事写到信函上,是信函里提及的一件事政务。
如今五年刚到,这事就出了如此大的偏差,不得不让人怀疑,还有看过信函内容的人隐藏在暗中,伺机而动。
会是谁呢?
今时今刻,云卿似乎能理解,康熙帝当年为何那般锱铢必较,要极力抹杀所有可能接触过信函内容的人。
到底,是她将事情想简单了。
不可能是玉珠和卫家,当年交给两人的书信,取回来时,封蜡犹在。
她亦是暗中作了记号,一切完好如初。
所以最大的可能,还是出在纳喇氏和僖妃那边。
到底会是谁呢?
对方在暗,他们在明,如今局面似乎很是被动。
想清楚一些事,也想不通一些事,云卿这会甚是希望康熙帝能苏醒过来,主持大局。
只是换了好几条帕子,他依旧高热不退。
不同于那次为了哄她,往棉被里塞暖手炉装病,这次他真是病倒了。
她握住他的手,用浸过温水的帕子轻轻擦拭着,能清晰地瞧见常年手握朱批御笔,留在指关节上的老茧纹理。
心里五味杂陈。
这只手可以指点江山,曾无数次揽在她在怀,挡泼过来的滚烫茶水,在冬日汗水里捞她上岸……也曾一度想过要掐死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