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不愧是人家沁娘子的孩子,一个个长的真是俊美。
年夜饭开始之前,周沁简单的说了几句,给下面的人发了赏钱。年夜饭就开始了。
看着热热闹闹的两桌人,她就想起没穿来之前,每年过年的时候,不是在和朋友煲电话粥,就是在打麻将,或者和爸妈一边看春晚一边包饺子……现在他们在干嘛?有没有也想起我?
想完前世的爸妈又想起周家人,周奶奶,三丫,小涛和妮儿。他们现在也在吃着团圆饭吧,三丫过了年也十五了,按照这里的习俗也该说亲了。也不知道,奶奶有没有问过赵树的意思。
……
初二杏花村,周家
周母因为和娘家闹翻,自己手里也没有钱,只让周涛年前送了些中规中矩的年礼回去,今儿就没回娘家了。
周强和媳妇李春兰,把鸡,猪肉,烟丝,点心,酒和布放在驴车上。驴车上铺着厚厚的垫子,把小石头放在垫子上。正招呼目不转睛看着小石头的妮儿:“妮儿,要不要和舅舅,舅娘,去舅老爷家玩啊?”
妮儿眼睛一亮,回头看看奶奶,又看看小姨。得到两人的肯定,开心的跑向驴车:“去,舅娘我去,我很乖的,我可以看石头弟弟的。”
听到妮儿说石头,以为在喊自己的小石头朝着妮儿伸手:“姐姐,姐姐。”
这半年里,原本不接受妮儿的周家众人,在日日的相处中已经接纳的妮儿。而原本还有几分喜欢妮儿的周母,反倒和妮儿之间疏离了很多。
周大哥把妮儿抱上驴车,李大嫂用一个被子把两个孩子包起来后,也上了驴车。
周大哥正拉着驴车要往门外走。就迎面碰上了正要进门的周大丫,张富贵一家三口。
周大丫眼睛扫了一下驴车,看到驴车上的一堆东西。心里就不得劲了:“大哥,你也不管管嫂子,她回个娘家拿那么多东西,知道的是你们走亲戚,不知道还以为这是往她娘家搬家呢。”
张富贵一听这话不对,赶紧拉了一下周大丫。
“你扯我做什么?我这也是为我哥好。她这都一车一车的往她娘家划拉。早晚把周家给搬空了。”
张富贵想说,就是搬空那也是周家的事,你一个嫁出去的女儿怎么好管娘家的事?可是现在在媳妇娘家说媳妇好像也不好。只好打圆场,一边说一边拉着周大丫往院子里走:“我们快进去看看奶奶和爹娘吧。别耽误大哥他们出门了。”
看自家大哥,大嫂都不搭理自己,也觉得没趣。扭着身子,顺着周富贵递过来的台阶就走进了院子。与李春兰擦肩而过时,还不忘“哼~”一声。
周强回头看了看媳妇,和车上的两个孩子叮嘱到:“坐好了,咱们这就出发。”
周大丫回头瞪了一眼已经出了院子的驴车。凭什么?凭什么原本过的都不如我的,现在都爬到我头上来了。
第65章 铺子是三丫的
毕竟是姑爷上门了。周家把人迎进了堂屋。
周母:“姑爷来了,快,快进来坐。金宝,来外婆抱,几天不见金宝有长大不少啊?”
金宝奶声奶气的说:“外婆。”
张富贵笑笑:“都是大丫照顾的好。”
“奶奶,爹,娘,这是我们家富贵给你们的孝敬:上好的肉,这点心可好吃了,还有糖和酒。”周大丫把东西一样一样的摆在桌子上。
周母笑的嘴都合不上了:“回来就回来了,买那么多东西干嘛!太破费了。”还是大丫孝顺。
正在给客人倒水的三丫瞥了一眼桌上的东西。
多吗?对不起,没看出来。
破费?钱是花了,但真不值几个钱。
周三丫现在也是常在镇上走的人了。桌子上的不过是最平常的点心,最便宜的糖果,就酒还凑合,比最便宜的酒也就好那么一点点。
“金宝,快给太婆和外公外婆磕头拜年。”周大丫拉着金宝。
已经一岁半的金宝,踉踉跄跄的朝坐在上首的三人跪下磕了个头,然后看着自己娘。
大丫:“说金宝给太婆拜年。”
“金宝给太婆拜年。”
“太婆长命百岁。”
“太婆长命百岁。”
“给外公外婆磕头。”
……
大丫教一句,金宝跟着学一句。
周奶奶,周父,周母分别从兜里掏出一个红纸包的红包。
周奶奶:“金宝乖,给,这是太婆给的,收好了。叫你娘给你买糖吃。”
周父:“乖,拿着。”
周母:“我们金宝真是越来越聪明了。来这是外婆给你的。让你娘给你收好,别掉了。”
大丫用:“快说谢谢。”
“谢谢。”
周大丫看到院子里正说着话的三丫和小涛:“金宝他三姨,和他小舅舅。今年不比往年,你们都是赚了大钱的人了,怎么也得意思意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