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要送的。”周沁是真的情绪低落了。
“那哥儿和……”
“他们的爹不在了,他爹那边的亲戚也不在了。我如今和娘家相隔万水千山,就是想送也是不成的。”
“都是我不好,还让厨房多做了些。”
“没事,往县里沁园送些,让你爹娘也尝尝,还有‘如意锅’也送些。”
“是,我这就去办。”周圆心里也后悔,这事儿终究是自己多嘴了,事先也没搞清楚。
上午时,县里沁园也送来了腊八粥,甜的和咸的两种口味。
喝着沁园送来的腊八粥,来到这个世界也是她第一次觉得孤单。但是看着正聊得开心的兄妹三人又觉得也还好。
初九这天吃过早饭,和周圆姐妹交待了一下,就坐着马车去县里了。
“如意锅”还没开门,就又回了沁园。
“周福,我想给家里送些东西,可是又不想他们知道我在哪儿,可有什么法子?”
“可是不想让家人找到这里。”
“嗯。”虽然已经过去快五个月了。但是谁知道那个狗男人还有没有盯着周家。
周福思索了一会:“如果这样的话,可以去外地,找外地的镖局送一趟。”
“那我怎么知道他们有没有把东西送到。”
“镖局送到东西,对方要签名留回执的。到了约定的日子,我们去取回执就可以了。”
“我知道了,你去忙吧。”周沁虽然不放心这样的送货方式。但是,也没有其他办法不是?
用了半天的时间,逛了县里的好几家铺子。给周家人买了礼物。奶奶的是一个大金镯子,三丫的是一支金镶玉的簪子,小涛的是一支上好的狼毫笔,妮儿和小石头的是平安银锁。
本来还想买些衣料布匹的。可是想想还得去比较远的地方找人送,还是算了。东西太多反而不方便。
把东西,信和地址交给周福。
“你亲自去办,最好出了恭天府再找镖局,你也不要露面。至于回执,不急着取,什么时候去取,再说。还有银票,换成异地的再放进信封里。”
“沁娘子放心。我这就收拾收拾,明儿就出发。”周福把东西都收进怀里。
“也不必这么急,年前送到就行。”让他们知道我平安就好。
“沁娘子来了,可要查查帐。”
“不用了,前儿才看完账本。对了,让邹账房来一下。我有事和他说。”
“见过东家。”
“邹老先生,您坐。”周沁起身给邹账房倒了一杯茶,递过去。
邹账房赶紧摆手:“哎呀,使不得,使不得。东家有事尽管吩咐。您这样,我惶恐啊。”
周沁:……
“其实叫您老过来,我确实有点事。”周沁将自己面前的两个本子往前推了推。
邹账房一看上面正是自己记的账本。皱眉:难道是我记的账出了差错?可是不应该啊。
拿起账本看了下,这是上个月的账本。翻了好几页,确实没有啊!
抬头看向周沁。“不知东家这是何意?”
第62章 来信“安”
“您再看看下面那本。”
邹账房疑惑的拿起下面的那个本子。只翻看了一页,就震惊了。
这字,实在是不好看。但是这种表格记账一看就一目了然。这是他读了近二十年书,当了半辈子账房先生从未听闻过的记账方式。
他相信只要识字,哪怕从未看过账本,也能看懂表格里面记录的内容。
“东家,这是……”
“邹老先生,您觉得,这东西可好?”
“好,好,真的是太好了。这样记录方便,查账也方便。”
“既然好,那邹老先生,以后就按这种方式记账吧。”
“东家,聪慧。”
“邹老先生,过奖了。”
香菇开始采摘的半个月后,腊月十五这天,最早一批的青菜(三个房间的)也已经可以采摘一些了。挑大的摘的,六样青菜,分别收了四五十斤。不多,但是看着木箱里剩下的一多半的菜苗应该还能摘两次,量也应该会更大。这木箱子种菜还是可行的。
这让她对自己的那个“火室”种菜计划,更有信心了。
虽然蔬菜大棚里的蔬菜,是赶不上年前的那一拨面市了。但是周沁还是果断的在那新盖的蔬菜大棚前面又加盖了三个。以这边的气候可以卖到四月份。
“老刘,青菜一样留两斤,再去镇上看看能不能买些羊肉。晚上,咱们也涮如意锅。”
“是,一会这些菜和香菇送上车拉走,我就去。”刘管事也开心啊。这些菜可都是他看着一点点长大的啊。
晚上,周沁和周圆姐妹一起围着如意锅。看对面的姐妹俩涮的开心,自己就很不开心了,狠狠的在菌菇锅里涮了几片羊肉。蘸了蘸料塞进嘴里。好吃,但不够味。周沁一时高兴,忘了孩子们还在吃母乳,自己是不能吃辣的。直到鸳鸯如意锅端上桌,她才意识到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