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娘亲(周沁)对她很好,弟弟妹妹们有的她都有。
可是她还是很小就学会了察言观色。
她努力做个合格的姐姐,就怕自己哪里做的不好,让娘亲嫌弃。
对于张本心这个弟弟的印象,除了小时候嫉妒过他能得到亲生母亲的爱护外。
就是那年为数不多的两次在外公家吃饭时相处过。
哪怕后来弟弟也进了族学,可是他们不在一个学部,很少能碰到面。
就算碰到了,也只是简单的打个招呼——以表姐弟的身份。
他总爱盯着自己看,总是想亲近自己。
那时他们都以为他们是同母异父的姐弟。却没想到他们竟然是同父同母的亲姐弟。
有着同样不堪的身世,还有那样痛苦的经历,欢欢难免对他生出更多的同情。
幸好,他有一个好爹,就好像她有一个好娘亲。他们都没有走歪路,没有做过坏事。
所以她希望这个弟弟以后也能过的很好。就和她一样。
来到正堂,开开五人送上贺礼。赵树自然很开心。
赵树很低调,同窗只知道她媳妇很会做生意。
才进京三四个月,就在京城开了好几家铺子。
却根本不知道,赵树还是个“皇亲国戚”。
看到送贺礼的那五个孩童,衣着不凡。又叫他“姨丈”。
有好奇的,私底下和赵树打听,但都被赵树搪塞过去了。
而知道他们关系的王昊,知道赵树不愿在其同窗面前透露他与太子等人的关系,自然也不会说。
当着众人的面只是很礼貌的和他们点点的,就算打过招呼了。
送完贺礼,乐乐就吵着要去后院看修文。
几个孩子也就都没多留,直奔后院去了。
殿试被定在了半个月后。虽然这次“恩科”,赵树高中贡生,但是排名也仅仅是靠前,和“会元”中间隔着二十几个人。
在别人眼里这成绩算的不错的。
可是赵树看来确实远远不够的。
就在考试的前两天,范老夫子——当今皇上的启蒙恩师。还把他叫去,给他分析了,这次恩科的的主考官,考官们的政治立场和喜好。
而且考试的最后一题,居然是关于民生的。他有之前开开给他的笔记,那本笔记对他颇有助益。
有了这么多的助力,他的名字还在二十几名的位置。
让他清楚的看到了,自己身上还有很多不足。
过了这天,剩下的日子,他把自己关在书房里,更加努力的补充知识。
期间开开还让人给他送来了一些关于历史,和军事方面的笔记。
这些资料,可以说给赵树打开了一扇不一样的门,那扇门里的知识,是他之前从未了解过的。
这也打开了赵树的格局。
殿试,被打开格局的赵树脱颖而出,虽然无缘一甲的“状元,榜眼,探花”。
却也成了二甲的头名“传胪”。被直接授予翰林院正七品的官职“翰林院编修”。
都说“非翰林不入内阁”,赵树也算是拿到了,以后步入朝堂的敲门砖。
杀出重围的赵树,自然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
这让原本想进宫谢谢开开的赵树,打消了进宫的念头。
第276章 你们见一见
上峰给新进翰林院的四人放了三天的假,三天后去上值即可。
赵树用这三天的空档,把开开给他看的笔记都抄录了一份,这些才是天下学子们,梦寐以求的无价之宝。
转眼就到了冬月,周沁终于到了平江府。
这期间,周沁在开开三人休沐的时候,带他们打过猎,游过船,甚至帮庄户人家收过地,在集市卖过菜。
平江府的位置,和后世的苏杭地区位置很像,水资源很丰富。
虽然早就入了冬,但地里的土根本就冻不上,甚至还种的有比较耐寒的白菜,萝卜等农作物。
这里盛产丝绸。很多农户都会种桑养蚕,还有很多女子会织绸。
这里的绣品在天盛朝,甚至周边国家都很有名。几乎家家都会有一两个绣娘。
这也就导致了,在平江府,女人比男人会赚钱,而且赚的还多。
都说经济基础决定家庭地位。所以,在平江府的大多数家庭里,女人比男人的地位要高。
甚至有些家族里的族老也会有女性的身影。
这里人们的生活,相对天盛朝的其他地方,是很富足的。
能把这样一个地方给乐乐做封地,税收都归乐乐。
看来萧景曜对他唯一的女儿还是很宠爱的。
周沁在距离平江府府城最近的小镇——望江镇。花了二百多两银子买了一个小院儿。
三间正房,东西两侧,各有两间厢房。
东边的两间厢房都是卧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