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好周福和周未都在京城,周沁就把修善宅子的事情交给他们亲自盯着去了。
当周福知道自家三个小主子是皇家血脉的时候,也震惊了好久,但随即而来的就是兴奋。
只要自家人保持以往作风,对主子忠心耿耿,不走错路,主子自然不会亏待他们。
赵树在国子监,素来独来独往。在国子监读书的多半是京城官宦人家的子弟,不是自己家有背景,就是自己家亲戚有背景。亦或是各州府,推荐出来的当地学子中的佼佼者。
他们都有自己的派系,队伍。
而赵树,他一没背景二没人脉,虽然学习刻苦,但是与各州府推荐出来的学子里,只能说成绩还看的过去。
靠着不知道什么关系进了国子监,偏偏得了祭酒大人的青睐,时不时的叫去开小灶。
这就使得大家更加的不待见他。虽然没到被套麻袋暴打一顿的程度,但是不待见他,孤立他是显而易见的。
同往常一样,赵树独自来到了食堂,取了自己的饭食,找了个角落的空桌坐下。
其他学子们已经在分享着自己的人脉带来的大消息。
“你们知道吗?之前的传言是真的。”
“你说的是哪个传言啊?”
“还能是哪个?当今圣上已有子嗣的事儿啊!”
“确实,我刚刚得来的消息,今儿早朝上,咱们陛下了三道圣旨。”
“圣旨上说啥了?”
“圣上说他找到了流落民间的三胞胎子女,而且直接封长子为太子,正让钦天监算日子,准备行太子册封典礼呢。”
“三胞胎啊?他娘可真会生?那女人不是得进皇宫做皇后?”
“错,错,错。”那人食指左右摆动三下,似在配合他刚才说的话。
“那第三道圣旨封了那女人为一品夫人,还赐了位于朱雀街的五进的大宅子给那女人。”
“这个我也知道,那宅子听说是前兵部尚书李家的宅子。前兵部尚书的宅子你们都知道的吧。”
听热闹的众人本就多是京城的官几代,纷纷点头。
那学子见状,无所谓的摇摇头,既然你们都知道,那我就不再多说了。
赵树早就知道一些情况,如今得了这消息,只震惊了一会,就静下心来。
结合前世今生的命运,说起来周沁于他有再造之恩。
周沁与自家媳妇,姐俩的关系很是亲近。
自己要更加努力,考上功名,以后在朝中也能帮衬小外甥一二。
王昊在户部照磨所任照磨一职。从七品,负责核查公文、监督规范章程(稽文书出入之数而程督之)。算是户部最底层的官员。
这日户部上朝的官员一回来就带回一惊天大消息。而作为户部最低底层的王昊,他是中午出去吃饭回来后才听说的。
户部有自己的公厨(相当于现代的食堂),为户部的人员提供午餐。
公厨的饭菜极便宜,但也确实不怎么好吃,也没什么油水。只有家境清贫的才在公厨吃饭。
家境好一些的都是出去下馆子,或者家有小厮每天负责给他们送饭。
王昊则是家里给了些钱,但是基本都花在买宅子上了。
住的地方离上值的地方较远,家里就一个小厮和一个老嬷嬷,也没个老娘或者媳妇操持,便没人会想起给他送个饭什么的。
他平时会在公厨吃,偶尔也会去外面吃点。晚上回家才能好好的吃上一顿。
恰巧他今儿就是出去吃的。
午饭后,他刚到照磨所办公的地方,就听到了今儿早朝的事儿。尤其“三胞胎”“太子”“封地”“周氏”等字眼落入他的耳朵,犹如闷雷,一声声直击他心灵的最深处。
“咚!”“咚!”“咚!”
王昊只觉得心跳加速,急着从胸腔中蹦出来。
“嘭!”的一声,王昊就跌坐在地上。
“王昊?”
“快,搭把手把他扶起来。”
“他这是怎么了?”
王昊被扶着到了他们照磨所唯一一张两尺半宽的小床上,那是专供他们中午休息的地方。
同事见他状态不对,忙问:“要不请个大夫过来看看?”
王昊已经缓过来了一些:“不用,还麻烦刘兄替我跟上峰告个假。”
刘:“成,这几天咱们照磨所也没什么事儿,你下午归家好好休息。”
王昊:“那就谢过刘兄了,我再缓缓就走。”
第236章 再开宗祠
因为皇帝派人邀请周家人上京参加太子的册封大典。消息很快就在安平县范围内传开。
第一个得到消息的就是王县令。
王县令在乔氏的院子里,来回踱步:“失算啊,失算啊。你说那沁夫人平时不显山不露水的,咋就藏了那么大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