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县令赶紧低声在林耳边轻声解释道:“那四个都是沁夫人的儿女,沁夫人的祖母,年十六的时候去了。如今还未过百日。”
林赶紧告罪:“沁夫人,对不住了,我实在是不知。”
周沁笑笑:“没事的。”
本来都吃完饭该走了。可王县令惦记着刚才的那个问题,一直等到那四个孩子吃完饭,要走时,赶紧喊住他们。
王县令看着乐乐:“小姑娘,《劝学》你都会背了?”
乐乐一看是害她被罚的人:“我会不会,与你何干?哼。”
周沁:“乐乐,这位是咱们安平县的县令大人。”
乐乐不情愿的看着王县令,行了个福礼:“民女见过县令大人,《劝学》民女会背的。”
“那你背一段给我听听?”
“不好,我现在就要回去默写了。”说完转身欲离开,就在这时乐乐突然想到什么,又转过身来,笑眯眯的看着王县令:“要我背给你听也不是不行。你得答应我一个条件。”
本来还以为小姑娘觉得自己耽误她时间了,这《劝学》今儿是听不到了时。乐乐的话让王县令来了兴致:“什么条件?”
“你去找我夫子,让我和姐姐免了默写《劝学》。”
王县令点头:“这个嘛,不难。你背吧,如果你真的会背……。”
“你先去和我夫子谈妥了再说。”
“嘿,我好歹也是堂堂正正一县官儿,还能骗你不成?”
“那谁知道呢?圣人也没说过,当官的就不会骗人啊?”
王县令看向周沁。周沁摊手表示爱莫能助:“他们几个的事情,一向都是他们自己解决的。”
王县令无奈:“你个小丫头片子,给我等着。”
一刻钟后,王县令拿着一张纸回来,递给乐乐,乐乐打开一看,是个“免”字。乐乐把纸递给开开:“大哥你看这是咱们夫子的字吗?”
开开看了看:“应该是。”
乐乐开开心心的收起那张纸,给了欢欢一个“你看吧”的眼神。
第143章 大伯爷所求
缓缓背到:“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小女孩的声音明明还带着两分小奶音。却吐字清晰,字正腔圆。小课文让她背出抑扬顿挫的感觉。
一些还没吃完的孩子也被吸引了过来。
学子甲:“她背的什么书啊?”
学子乙:“我怎么知道?不过看起来很厉害的样子。我什么时候能这么厉害啊!”
学子甲:“你?算了吧,三字经你才会背二十来句,咱们几个就你背的慢。”
学子丙:“就是,不过我还可以努力一下赶上她。”
学子丁:“算了吧,她还不到五岁,你都十二了。”
乐乐并不背旁边同窗们的议论干扰:“物类之起,必有所始。……土成山,风雨兴焉……”
村长和族长悄声问周沁:“小乐乐背的对吗?”
周沁看着自己这个除了整理药材很难安静下来的小女儿:“我真不知道。”
村长看向自己已经学了一年的大孙子。张强感受到自己爷爷那炙热的目光,心突突的跳着,一种不好的感觉让他打了个寒颤,毫不犹豫的转身快步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自从他爷爷知道他和周家四个怪物在一个班。天天回家都要面对他爷爷对他学业上无微不至的关怀。
看着自己大孙子就这样跑了,村长心里有些不得劲。看看人家的孩子,再看看自己家的孩子,哎……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学莫便乎近其人。……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
王,林二人已经没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心底的震惊了。这简直是神童啊,这要是个男儿身,妥妥的状元之才啊。
“……天见其明,地见其光,君子贵其全也。”
当乐乐背完,王,林二人丝毫不吝啬自己的夸奖:“小姑娘,是叫周诗诗吧,很聪慧啊!你娘好福气啊,有你这样的女儿。”
乐乐皱眉:“你们说的不对。”
王,林二人对视一眼,都没从对方眼里看到自己想要的答案,不解的问乐乐:“我们哪里说的不对?”
“首先,不是我聪慧,是夫子教的好,我也有用心去背,去理解。其次,你们应该说,我有我娘那样的娘,是我的福气。不然我没机会和两个哥哥一起听夫子教学的。”
食堂外面,范夫子摇着头走了,脸上的笑意怎么都压不住。这是自己的教的学生啊,如果是个男儿,想想各方面都更出色的周言川。诗诗这孩子是个女儿也挺好,毕竟有能力的男儿一个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