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1980(636)

没事对方并不会打电话。

长川光太终于接了起来,他的声音沉闷而威严:“什么事?”

对方直接问:“你知道吗?燎原厂推出了柔性制造系统,价格是你们同类产品的三分之二,我们刚刚接到了广告,明天就要发出去。”

长川光太皱起了眉头,不过根本没有思考的时间,他刚刚挂断的电话又响了,这一次,是来自美国分公司的电话,长川光太连忙接了起来,就听见分公司经理新谷向他汇报:“会长,今天在美妙购物频道,燎原厂宣布推出他们的柔性制造系统,价格是我们的三分之二。刚刚BK汽车采购经理给我打电话,透露说他们认为,我们应该和燎原厂保持价格的一致性。”

长川光太半天都没吭声,那边新谷根本不敢说话,事实上,他刚刚听到的时候,也是觉得荒谬至极,他说我们的普通数控机床降价,是为了市场,柔性制造系统,是我们的高端产品,怎么可能跟燎原厂持平?

结果对方说的是:“直播表明,你们的质量和他们暂时没有区别,精度却差远了。目前看,燎原厂也是不错的选择。”

为什么打电话给长川光太,事实上,他很少这么直接向社长汇报的。

就是因为听到了这句话,他发现,他们并没有成为猎人,似乎现在,变成了猎物。

几个喘息后,长川光太怒极反笑:“想得美!”

第132章 两章合一

长川光太这句想得美,其实是没忍住后的脱口而出!

他平日里并不会如此的不加掩饰,但是新谷的话,让他难掩愤怒。

野口春树他们闹僵起来,无非就是没有利润,事实上,这种小型机床公司,一年才能卖出十几台或者二十台机床,卖的最多的,也就是赔的最多的,其实是他们这样的大型机床公司。

基础数控机床一向都是需求最广的,销量也是最大的,应该这么说,卖的越多赔的越多,若非他们还有高端机床的利润支撑,情况恐怕比野口机床公司他们还要差。

而如今,燎原厂这招借刀杀人真的太厉害了,他们看似只是推出了一个新产品,实际上却是给了其他人机会,向他们唯一利润来源砍一刀。

如果同意降价,那么他们根本没有任何利润可言。

但是……

等着挂了电话,长川光太陷入了苦恼当中,如果对方去订购燎原厂的柔性制造系统,那该怎么办?如果是几年前,燎原厂刚刚崭露头角的时候,他敢打包票,他们绝对是赔了夫人又折兵,燎原厂不行的。

但现在,虽然嘴上不说,日本机床行业的人都知道,燎原厂质量不会差的,订购燎原和订购东陆,长崎等日本公司的产品,没有任何区别。

这也是他们费尽要将燎原厂打压下去的原因,毕竟,燎原厂有质量又有极低的成本,如果纵容他们一再壮大,他们势必会取代日本机床公司,蚕食他们的市场。

可谁能想到呢,他们居然这么快就推出了柔性制造系统?!

夏国的科技进步速度,简直是不符合常理的。

燎原厂的柔性制造系统,在一定程度上,给日本机床公司们带来了不少压力,他根本就没有休息,接到酒井和新谷电话的时候,是当天的早上,中午几个大的社长就已经约在了一起,对这事儿进行讨论。

当然,还是和上次一样,古田的北原羽衣和长川光太是一个态度:“不可能开这个口子,就算是推出又怎样,他们的加工中心推出了三四年了,并非像是普通数控机床一样,以低廉价格横扫市场。销售量一直平平。这就说明,消费者是理智的,他们并不愿意花大价钱购买燎原厂并不成熟的产品。”

“加工中心都是如此,更何况柔性制造系统呢。这技术难度根本就不是一个级别的,说句实在的,夏国有这么多相关人才吗?”

唯有长崎的川田正和并不同意,“此一时彼一时。他们能够将普通数控机床的精准度做到跟德国货一样,那就说明,他们的技术储备是足够的。否则我们干什么这么担心害怕,对他们围追堵截?”

这话真是太不客气了,北原羽衣当即就想回怼,却听见川田正和话锋一转,说别的去了,他也只能忍着,川田正和接着说道:“其实他们的质量如何根本没有意义,美国人和那些美国在背后的集团们,肯定会以燎原厂为价格标杆,要求我们降价的。”

“燎原厂根本就不需要质量如何,他们只要存在就行了。”

这话的确道出了美国人的霸道。

84年长崎和古田出事后,日本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他们不但输送了大量的技术,在某些区域还放开了对美国的限制。但美国并不觉得这已经足够了,去年开始,他们开始推行广场协议,要求日本提高汇率。

大江流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