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子动了。
王烈了然。
原来不是他不行,而是普通蓝星人都不行,法宝都是认主的!
虽然有些遗憾,但也不是不能接受。玄幻小说不都是这么写的嘛,谁都能用的就不是法宝了。
于是接下来,就变成他出方案,宁小统实操的合作模式,一大一小蹲在地上,一起搓泥板。
齐格带着建筑队路过,见同事带着熊孩子乐颠颠的玩泥巴,顿觉得面上无光。
多大的人了,能有点正经事不!
但王烈不在乎。
事实上,他还还玩得很开心。
两人配合的效率真不错,很快便完成了第二次和第三次的实验。
虽然最终都是以失败告终,但宁小统半点不觉得气馁,反而胜利在望。
因为他发现,两次试验报告上的融合数据一直在上升!
——梭变土豆的融合度为1HG,成功了。
以此为参照,速生玉米的第一次融合度是0.8,第二次为0.85,第三次就已经达到了0.9!
按照梭变土豆的标准,只要能再提升0.1HG,速生玉米就成功了。
“我觉得,问题还是出在稳定性上。”
王指导再度发表意见。
“因为麻绳卡的等级太低了,只能用数量去堆。而人工插卡是有时间间隔的,可能融合发音刚开始,稳定卡的支持就停止了,所以融合度才会一直上不去。”
为了佐证自己的论断,他还画了个表格,将所有数据放进去做对比,有理有据,说得头头是道。
但宁小统却始终无法认同。
他说不出来原因,但就是觉得不应该放麻绳,而是继续加剪刀,修正差异率才是关键。
“你忘了第一次失败的教训了吗?就是因为剪刀多了啊,不但差异被剪掉,共性也没有了。”
可这一次,学渣统坚定了自己的想法,将五把剪刀依次投入了卡槽。
他选择空置一个插口,按照剪刀、催化——剪刀、麻绳——剪刀、催化——剪刀、麻绳——剪刀、催化、麻绳X2的方案启动了反应炉。
嗡——
炉体再度开始震动。
宁小统攥紧了手,两只圆圆眼紧紧盯着反应炉,心跳得飞快。
拜托,一定不要停下!
这次反应过程足足持续了一刻钟,当听到有液体涌动的声音后,宁小统终于长舒一口气,靠坐在地上!
噗——
炉体停止了震动,有一张纸条从炉底吐出,长度是之前的好几倍。
宁小统没急着打开炉盖,而是捡起报告快速浏览了一番。
当看到“差别校正率7PP,融合度1.1HG,稳定性B,可遗传性B。”等信息之后,他那双圆圆眼瞬间漾起了笑意。
速生玉米,成功啦!
第21章 巴小霸醋了感谢霸王票加更
速生玉米,成功啦——
王烈怔楞了一下,随即十分捧场地鼓掌。
“快打开炉子看看,咱们改良出来的玉米到底长什么样?”
宁小统依言打开炉盖,只见金属炉体的底部端放着几粒金黄色的团状物,还隐约带着一股甜香。
这怎么……有点像是电影院卖的奶油爆米花呢?
戈壁滩上的猎风扑面而来,让王烈过于投入的脑子瞬间冷却。
是了,这本来就是在陪孩子玩嘛,他怎么会真觉得自己搞出了速生玉米?
把玉米粒放进炉子里烧,烧出爆米花不是理所当然的么?
心中暗笑自己魔怔了,王烈的脸上却笑意不减,尽职尽责地夸赞宁小统厉害,是个育种小天才。
嗐,总得让孩子玩得尽兴,有成就感嘛。
王指挥又帮助宁研究员整理了实验流程,重新手作了一叠鬼画符(符纹)。直到太阳落山,他才拖着疲惫的身体返回临时营地。
他如今是荒漠农场筹备处的常驻人员,最近一段时间都要待在无人区上班。
“回来了?”
室友齐格招呼他。
“你咋没精打采的呢?带孩子那么累吗?”
累,可不累么!?
又挖坑又和泥的又烧炉子的,干了一天的力工!
王烈累得不想说话,但又想知道周队那边的进度,便打起精神问起了专家的事。
“噢,你说那个啊……”
齐格嘿嘿一笑。
“你不是知道小八那熊孩子的尿性么?咱们那时候啥样……他们就啥样呗。”
于是他绘声绘色地讲起了小八大战京城专家的过程。
“刚到羊力乡的时候,一群人脸色都是黑的。安州机场到羊力乡这一路你知道的,火车转大巴转小供气转拖拉机,东磨石子那边的桥还断了,要绕很大一段坡路。”
“等他们到了羊力乡……嘿嘿,你是没看到那个眼神,就差没指着鼻子骂咱们周队是神经病了。他们心情不好,对小八也没啥好态度,尤其看到他那辆小电动,一个姓薛的教授气得当场就要回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