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昀道:“大清的公主格格与蒙古联姻,这是国策。”
四姑母是个奇女子,她的公主之位值得继承,恪靖,恪靖,多好。
他狠狠地亲了一口女儿的脸蛋,打算等她十多岁的时候就去归化城里瞧瞧,待上几年正式继承恪靖公主的爵位,管理归化城的事务。
至于弘时的孩子,若是儿子就滚回来继承王位,如果是女孩儿的话,那就养在膝下,但愿聪慧些,日后可以管管划给十姑父策凌的三音诺颜部。
姑母手段强硬,她虽没有其余的心思,但日后的子孙谁知道,太多的土地交给她可不是什么好事。
千里之外,弘时收到了弘昀的来信。上面没有任何斥责,只是让他管好西南事务,末尾写道:“乌日娜夺走了你,日后必要带走你了。”
看到此,他眼前瞬间模糊。
……
雍正八年。
新学蔚为大观,战舰齐发,旌旗蔽空,将士严阵以待,海上阅兵开始。
喧天的擂鼓声震耳欲聋,嘹亮的号令声清晰有力,波涛滚滚,劲风烈烈,战舰使出港湾。
雍正弘昀率领诸王公立于高台之上,看着远处行驶的船只,一边儿邀请一同围观的诸国使臣们发出惊艳的赞叹声。
众大臣无不赞叹,文臣们奉命吟诗,武将欢呼雀跃,被邀请围观的蒙古王公纳罕臣服,江南族老们此刻再也说不出反对新学的话。
雍正听着使臣的艳羡声里带着某种惧怕的唏嘘声,勾唇一笑,目光望向远处。
侍奉于宫廷的传教士还有阿媛正在不远处用画笔构图作画,清风拂过海面,带来海水淡淡的咸味,弘昀看向弘晖,“如何?”
弘晖掩唇轻咳了一声,深邃的眼眸看着远处驰航的船只默然无语,此刻再多的不甘涣然冰释。
这一刻,他承认,他不如弘昀。
高台下的格格们喜得直欢呼,叽叽喳喳说着什么。
身边的小丫头忽然道:“阿玛,我想要大船!”
大臣听到这话纷纷奉承起来,弘昀瞧了眼身边贴在他腿边儿的小丫头正要将她抱起来,雍正招手,道:“阿琉,想要哪个?”
阿琉指了指远处,咿咿呀呀道,“大船!”
“想要那个最大的?”
“嗯!”阿琉点点头,乌黑的眸子里满是欢喜,“玛法,要最大的。”
“回去玛法给你挑一个最大的模型,叫你玩儿个够。
弘昀道:“阿玛太宠着她了。”
阿琉立时道:“谢玛法!玛法最好了!”
雍正乐开了花儿,抵了抵她的额头,“好,一个模型而已,有什么做不到的。等你长大,可要为你阿玛守城呢。”
群臣侧目。一边儿淑慧含笑道:“咱们大清要出女将军了。”
雍正笑,像是不知道大臣们的眼神似的,道:“能者居之,我们大清的姑娘也有英姿飒爽的,女将军不是不可,端看有没有人愿意来当。”
淑慧掩唇,逗阿琉,“女将军你可要快点长大,日后叫大姑母画下你的英姿。”
雍正含笑看了眼阿媛,见她正专注地瞧着远处,这些年,她画下的重大场合都栩栩如生,兼具写实与技巧,众人莫不赞叹。
弘昀也看了眼阿媛,这些年,她与他总是别着气,也就阿琉能跑能跳后,她才与他缓和了。
看着她专注的样子,他微微勾唇。
海上阅军仪式持续了整一日,累了一天,弘昀心中是掩饰不住地高兴,他才在乾清宫里歇下,屋中的电话铃声忽响。
他接起,只听一道噩耗,愣了一下,“折子拿来。”
礼部尚书急慌慌的踏着暮色赶来,消息太过震惊,若非是苏禄国王手书,他也不会相信折子上的内容。
“臣叩见皇上。”
“折子拿来。”
礼部尚书递上,弘昀打开只见上面写着:……理王薨……
他看着那三个字,叹息一声,对礼部尚书道:“着荣亲王履亲王带弘皙前去为理亲王治丧,就地火化,将骨灰带回,设衣冠冢,建墓碑,记其在苏禄的功绩,另修书苏禄王以示嘉奖。”
“是,臣这就去拟个折子。”礼部尚书应声,惊讶废太子居然在苏禄,告退出去后见大阿哥弘晖来了。
门外太监进来禀道:“皇上,大阿哥求见。”
“传。”
弘晖进来,行大礼,“叩见皇上,皇上万福金安。”
“大哥找我有事。”
“是。”
弘昀道:“起来说话。”他目光在他纤瘦的身子上一落,他被关了整三年,除了重大节日能出来,其余时候,没有自由,他身上的少年气消失的无影无踪,像一片缄默的砖石。
“我来是认罪的。数年前我谋逆侥幸不死是皇上大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