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下一刻,他不仅没有拒绝,反而微微一笑。
“好,就把他们放了吧。”
乞丐三人瞬间石化,这一刻他们终于明白,为何因为几个糕点和几样值钱的首饰,差点连小命都没了。
贺重锦声音沉了下来,对他们道:“还不快滚。”
“等等。”江缨突然说,“夫君,你先让他们留下来吧,我一会儿有话要说。”
“嗯,好。”
他起身走到贺尚书众人的面前,拱手弯身行了一礼:“今日之事,叨扰父亲与母亲了,改日重锦特来上门谢罪。”
贺夫人当然不想再看这个假儿子一眼,不知是告诫还是在诅咒:“往后就好好呆在你的梅园,最好死也还不要出来。”
贺重锦垂了垂眸,而后勾起一抹微笑:“是,母亲。”
从小到大,贺夫人一直把对亲生孩子的思念化作怨恨,发泄在了他的身上。
不作声,往往只是因为,这位贺夫人从不是他的生母,他的生母只有一个,那就是赤羽军统领,贺涟漪。
原本准备逃之夭夭的乞丐三人不得不留在院子里,心都快提到了嗓子眼,不知道接下来会面临何种事情。
都说,一个被窝里往往睡不出两种人。
这个小白脸因为几块红豆糕就要把人腿打断,又能娶到什么好娘子?
贺家人走后,江缨对白芍道:“白芍,你去灶房再拿红豆糕来,多拿一些,分成三份给这三位大哥。”
白芍虽然还又不解,但还是照着江缨的吩咐去灶房拿红豆糕。
贺重锦始终不作声,似乎并不好奇江缨这样做的原因。
毕竟,铺子是她的,糕点铺子也是来自与江夫人的母家,所以便没插口干预江缨的所有想法。
三名乞丐被打怕了,打一鞭子又突然给了几个甜枣,实在是不敢收,结果白芍一打开蒸屉,里面放着香喷喷的红豆糕,不禁咽了咽口水。
其中一个乞丐饥饿已久,最后管不了那么多,当即伸出黑漆漆的手抓了一个塞进嘴里。
另外两个他吃完之后还活得好好的,排除了被下毒的可能,也心怀忐忑地跟着吃了起来。
“以后,只要你们想,都可以来这里吃红豆糕。”江缨笑道,“我夫君他只是一时冲动,所以才对你们动了手,以后我一定好好管教管教他,只是,看在红豆糕的份儿上,你们能否帮我一个忙?”
吃完红豆糕,填饱了肚子。
乞丐反道:“你看你这话,我们都是些无家可归的乞丐,能帮上什么忙?”
“明日我要搭建一个粥棚,在城中施粥,你们能街上的乞丐都带到这个粥棚里吗?”
施粥?
三名乞丐相互看了一眼,而后点了点头。
别说这条街上的乞丐了,得知有人始终,只要稍微放出一点消息,整个汴阳城的乞丐都会蜂拥而至。
这哪里是求人帮忙?这是白捡了一个大菩萨啊。
乞丐们走后,贺重锦没问她缘由,像往常那样和江缨一起下厨做菜,打理农田。
最后也只是江缨主动告诉了贺重锦:“铺子的事,我准备暂时搁置下来,等到以后再盘。”
“可是缺银子?”
江缨摇摇头,对他道:“我不缺银子,我只是想到了一个对策,倘若能成功,铺子开起来后,这招牌定然能火遍整个汴阳城。”
翌日,江缨把盘铺子的钱拿出来一半,去米行买了用于做粥的大米,又用另一半去买了一大批的面粉和原料,用于做糕点。
粥棚刚搭建起来,不少闻声而来的乞丐们一窝蜂地围了上来,江缨带着白芍和江夫人忙不迭的施粥,不过此外,他们领了粥的同时,又能得到一分精致的糕点。
糕点当然就是江缨外祖父家的祖传糕点。
不出一日,街上的百姓都能见到一个乞丐坐在街角,一手喝着粥,一手拿着咬了一半的红豆糕点。
只要一路过,便能闻得见那惹人食欲的香味儿。
傍晚的时候 ,所有的粥桶已经一干二净,不仅有乞丐,竟是连寻常的百姓来到粥棚,想要买糕点。
然而,江缨却合上了蒸屉,热情地回道:“糕点是我做的,想让这些乞丐吃得好,不曾想过做什么买卖,还望诸位见谅。”
又过了一日,粥棚又开始施粥了。
这一次,不止是有红豆,还有桃花、水果、枣子味道的糕点。
不仅如此,贺少夫人的美名在汴阳城中疯一样的传开。
大概都在说,贺少夫人心善,施粥造福这一类的话,又说贺少夫人厨艺高超,做出来的糕点回味无穷,只可惜用银子换不来,只让那些街头流浪的乞丐们一饱口福。
江缨刚呈好粥,正准备端给一个上了年纪的乞丐阿婆,谁知身旁有人道:“缨缨,我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