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舞阳侯府,贺重锦摘下了面罩,凭借着记忆在纸张上一一写下那些早已向孙家投诚的朝臣名单。
韶华的公主名号,不过是一层华丽的外表。
而孙家,才是她背后的支柱。
宫中皇后召见,贺重锦便又进宫,刚进寝宫,皇帝与皇后便笑着让他坐下,陪他们一同用膳,完全没拿贺重锦当臣子,甚至是一个没有名分的私生子。
“重锦,这些年你在贺府吃了那么多苦,是怎么受过来的?”
贺重锦回答道:“回皇后娘娘,重锦早已经习惯了。”
“唉,本宫当时要是能多找一找,兴许你就不会吃这么多的苦了。”
说着,皇后便用帕子抹起了眼泪,心疼地哭了起来。
一旁的皇帝轻声安慰,一个劲儿地往皇后的碗里夹菜,这才把她哄好。
贺重锦留心到了这一幕。
不仅仅是为了江缨,皇帝善待他的亲姑姑,重用他的父亲,也是皇帝力排群臣众议,保住了贺涟漪的命。
所以,他断不能让韶华公主谋权篡位,让孙家占了这大盛江山。
第72章 第七十二章
贺重锦与韶华公主的婚期定在了七个月后, 是他亲自向皇后娘娘提议的。
七个月后的那天是中秋,阖家团圆之日,贺重锦说那天是个好日子, 皇后便也答应了下来。
表面上, 贺重锦与韶华公主形影不离,颇有未来夫妻的样子,在汴阳城中无人不称赞他们是一对十分般配的璧人。
虽说他当着朝臣的面提及,是江缨休了他, 但汴阳城中却无人相信此事, 只当是一人飞黄腾达,从而抛弃了自己的糟糠之妻。
更何况,公主是千金之躯, 金枝玉叶, 不会容得下一个倾家荡产的商贾之女。
当初的满城焰火,马场上的舍命相救,在如今所有人来不过是笑话罢了。
而谁也不知道,贺重锦每一次回到舞阳侯府,手里就会拎着一叠红豆糕,来到侯府的一间偏僻的院子里。
转眼过了六个月。
江缨坐在摇椅上晒着太阳,她现在不宜起身, 李院判来把过脉, 说胎儿过大, 快临盆时应当少一些滋补,这样生产时才顺利一些。
结果, 那边贺重锦又拿了她最爱吃的红豆糕。
“夫君, 怎么又买了?李院判说了,不准我吃太多的食物了。”
江缨想要起身, 贺重锦连忙放下红豆糕,抢先一步扶起她,答道:“红豆糕不行,红豆粥总行。”
“好,就红豆粥。”
月上高头,贺重锦望着府中的那一片生机勃勃的荷花池,陷入了沉思。
她察觉到他似乎有些不开心,便问:“你是在忧愁,孙家召集兵马,准备在后日,你与韶华公主的成亲之日刺圣。”
贺重锦一怔:“你都知道?”
江缨点点头。
虽然这几个月以来都被困在这一方小院子里,见到的人除了贺重锦,就是采莲与白芍,靠着书信与家人联系。
“其实回想起来,当初瞒着江老爷和江夫人跑出来,未免还是太任性了。”江缨对贺重锦道,“可,我实在离不开你,孩子也是一样。”
以前还没有出阁的时候,她总是我行我素,出门在外从未依靠过谁。
而现在,离开贺重锦一日,就开始浑身都不自在。
曾经在贺府的那段日子里,她早就已经离不开贺重锦了。
“缨缨。”
贺重锦将她揽在怀里,江缨明显能够感受到那人怀中的轻微发颤,是贺重锦在害怕。
韶华公主计谋过人,纵然明日他已经想好了所有应对的计策,却仍旧没有全然的胜算能够胜过她。
毕竟,他刚成为舞阳侯不久,毕竟在朝中根基不稳,而孙家却早已蓄谋已久,只等着扶持韶华公主成为女帝。
“明日,你先与采莲出城躲避。”贺重锦尽量让自己的脸上不显露出自己的紧张,“等我结束这一切,再接你回来,从此我们便回江南,再也不分开。”
江缨这才想起,明日是韶华公主的成亲之日,也是中秋团圆之日。
贺重锦能不能回来,江缨并不知道,只知道无论发生什么,这一辈子自己的心就在眼前这个男人身上。
月光下,两个人唇齿相接,吻得愈发缠绵。
另一边,孙大人给韶华公主倒了一杯茶,韶华公主一饮而尽,二人便在月下下棋对弈。
“贺重锦此人毕竟是舞阳侯之子,那萧景棠是什么样的人,我再清楚不过了。”孙大人眸光深沉,“皇后娘娘是他的姑姑,赤羽军贺统领是他的母亲,他又怎么会心甘情愿地看着你夺走大盛的江山。”
“舅舅多心了。”韶华公主落下一子,“这天底下,也就只有像父皇那样的愚钝之人,会为了一个女人放弃名贵权利,贺重锦在贺府隐忍了那么多年,又怎么会因为所谓的亲情,而断送自己的大好前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