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小辣媳:我靠美食发家致富(300)

他发现苏宁所承办的喜宴,和他认知里的宴席概念并不一样。

以前在村里做的时候,只要味道好,食材新鲜就行。

至于跟胡记的两口子,倒是学了些偷奸耍滑的本事,也不全是坏事。

万一什么时候遇到了一个无赖,也能依葫芦画瓢,对付一下。

而苏宁他们,不论是服务态度还是服装,还有最重要的菜品,都把控到严格得近乎发指。

这些都是外面的吃食买卖不具备的品质。

苏宁按照以往的惯例,带他们去国企的那个大饭店搓一顿好的,当做奖励,当场分钱。

苏宁刚到饭店的门口,就看到饭店的经理郭志安似是在跟什么人谈话,对着饭店的招牌和里面指指点点。

苏宁大概能猜到这些人的来意,尤其是郭志安的反应,有几分窘迫,又带了几分感慨,更多的是不安和不甘心。

待到那群人都上了车,走后,苏宁上前跟郭志安打招呼。

“郭大哥,我们做了一单买卖,麻烦您这边费心,帮我做几个家常可口的菜,我的几个人也的确是饿坏了,从早上连轴转到现在。”

郭志文长叹了口气,“苏老板,你们还是换个地方吧,厨师今儿请假,没上班。

这饭店怕是要干不下去了。”

第225章 中秋快乐

苏宁细一打听才知道,这家国营饭店因为经营不善,连续五年亏损,已经大半年多发不出工资了。

其实,这个情况倒是并不令人意外,也是很多国企存在着的问题。

在私营合法之后,许多家饭店,餐馆已经像雨后春笋一样在往外冒。

因为是自家经营的买卖,所以,商家肯定会更用心的去经营,也会努力控制成本。

因为盘子小,所以也不会像国企那样的大饭店,处处关节难以把控。

私家小菜馆自己多用心,顾客得到的是实惠,饭店留下的是名声。

而大部分的国企饭店内职工都因为常年的缺乏纪律管束,就像一盘散沙。

迟到早退都是家常便饭,拿公家菜肉给自家用的人大有人在。

而且,因为在国企工作,这些人总有一种高高在上的优越感,面对上门来消费的顾客,服务员的服务态度极差。

苏宁听郭志安说,上层领导有打算,想要把这个饭店面向社会广大群众公开招标,找合适的承包人。

苏宁就动了心思。

这家饭店的面积足足有五百平米左右,虽说现在的布置并不令人满意,但整个厅堂的视野开阔,整个室内的轮廓是四四方方的,正是苏宁所喜欢的类型。

关于做席这一块,苏宁手里已经有了稳定的客源。

从之前的一个月一单,到现在每个月都有二到三单,而且影响力也不断的在扩大,生意也会越来越密集。

总在顾客的家里或者是租借场地来办席面,一来是成本问题,二来就是不稳定,也不体面。

想要摆席面的这些个客人,自然都是有些实力,并且,十分好面子的。

苏宁赚的就是这个体面钱。

要是她能有一个稳定的场所来办宴席,把这里打造成一个属于她的酒楼,那就会变成她的招牌,也是她的特色。

这是苏宁之后发展的必经之路,就算她没能够如愿得到这家店的承包权,但也会再去寻个其他的合适的地址。

老实说,之前跟郭志安打交道的时候,苏宁就有过这方面的考虑。

只不过,这比苏宁预期的要快许多。

苏宁跟郭志安打听了一下承包的细节,也要了招商办的联系方式,才带着她的人离开。

承包一家这样的国营饭店,至少要准备出五万块钱的承包租金,合同一签就是三年起。

路上,苏宁一直就在想关于这家店的后续运营,以及资本回流。

她是有信心能够做好的,但眼下,她手里的钱也只有几千,不到上万。

而这家饭店是在年底或者是明年初的时候进行公开招标,苏宁也就只有半年的时间去筹集资本,这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大家伙回到店里已经是下午一点多,快要两点了。

本来苏宁是想着照应一下国营饭店的生意,和经理搞好关系,刷个脸,没想到,对方已经歇菜了。

那就没有其他的顾虑了,自家就是开馆子的,又有好几个大厨,干脆就自己做。

苏宁,于东,杜大伟,和刚刚歇了一会的周正四个人一起,不多时就收拾出来一桌像样的饭菜。

苏宁说了,今天是中秋,弄几个像样的好菜,给别人做席面的时候像样,也不能亏了自己的肚子。

于是,就像锅包肉,酱肘子,红烧鲤鱼,干煸护心肉这样的菜,今儿都在桌上。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