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小辣媳:我靠美食发家致富(296)

我很好奇,并且我很期待,我也能在这里站住脚。

谁出来干活都想要摊上一个好老板,我之前运气不好,但是不代表我会一直这样。”

于东说的,就是她们企业的核心凝聚力。

这是需要员工之间长期的合作培养,才能得到的。

苏宁犹豫了片刻,对于东道,“把手伸出来,让我看看。”

徐东依言把手伸出来,手心朝上,给苏宁看。

隔着半米的距离,不算太近,但苏宁依旧能看到于东大拇指和食指之间的虎口上那一层薄薄的老茧。

这是专属于厨师的徽章。

“去后厨做道菜吧,正好我饿了,想吃酸辣土豆丝。”苏宁说道。

第222章 抽月饼盲盒

越简单的菜,越考验厨师的基本功底,尤其是土豆丝,这道菜是几乎每个厨师面试都要考的一道菜,土豆丝的粗细,翻炒的火候,还有咸淡,都是手艺。

见苏宁松了口,于东也十分高兴。

他大步迈开,进了后厨,给大家露了一手。

杜大伟和周正也在一边看热闹,周正偏过头问杜大伟,“老于这算不算弃暗投明啊?”

“还真是,我们就是明!胡记那边就是暗!”杜大伟说这话的时候,语气里有隐隐的小骄傲。

不多时,于东做好了土豆丝,端上桌,大家一人夹了几筷子。

手艺大体上是过得去的,于东是有做厨师的资格,那剩下的也就是他来食全食美这边应聘的动机是否纯粹的问题了。

只不过这一时半会儿,苏宁也试不出来个所以然,还得是慢慢相处才能见分晓。

正好,有个满月宴,桌数不算多,但是有点小难度,有做过宴席的于东加入,对于苏宁来说,是大有裨益。

这次,苏宁打算和杜大伟、于东一起去做席,秦晓慧负责上菜,因为桌数不多,菜不多,所以一个人就能忙得过来。

周正和杨桃守店。

刘巧珊的闺女办满月酒的当天,正好是中秋节。

苏宁绞尽脑汁原本都在菜品上下功夫,就想着做出什么花样来,能够让一家人和睦相处。

比方说“大团圆”、“相亲相爱”,这类的有寓意的菜名,是一个模式。

或者说,让老大家和老二家各自点五道菜,谋求一个平衡,不偏不向。

但是第一种菜名的方式,苏宁担心对他们家积怨已久的矛盾效果微乎其微。

至于第二种,在他们还没有完全和好之前,就聚在一块点菜,万一都相中了同一道菜,争起来的话,就变成了她的不是。

思前想后,这两个方式都不行。

而因为中秋节是中国十分有意义的节日,合家团圆,大家会坐在一起吃月饼,赏月亮。

所以,现在商业街上大部分商家的门口都摆上了几箱月饼在售卖。

没吃月饼算过节吗?当然不算!

所以,月饼在近期是非常热销的。

于是,苏宁计上心头。

或许这是一个还不错的主意,但效果如何,还得看当天的临场发挥。

目前,所需道具只有月饼和一个大箱子,还不算复杂。

苏宁打算自己亲自做些月饼,到时候满月宴上有用。

既然这是新花样,肯定要多尝试才行。

苏宁自己用烤炉烤了几块月饼,拿到菜馆和面馆先分给自己人,各自尝了尝。

她烤了两个豆沙馅儿的月饼,两个椰蓉馅儿的月饼,两个五仁馅儿的月饼,两个咸蛋黄馅儿的月饼。

每块月饼都切成四块,大家伙儿都能分着吃几口。

豆沙馅的红豆沙是苏宁自己煮完了红豆之后研磨碎成绵密的红豆沙,加了糖,入口甜蜜非常。

椰蓉馅的月饼,有一股淡淡的椰奶香味,咬下去一口,自是回味无穷。

五仁馅儿月饼是经典的老款式月饼,虽然说后世很多人都不喜欢吃,但也是因为有太多的添加剂和手法不纯正。

苏宁做的五仁月饼就很好吃,也很抢手,不多时,就一扫而空。

至于咸蛋黄的月饼,是反响最好的。

它的口感甜咸适中,又带着几分醇厚的香味,嚼在口中,回味悠长。

因为大家伙都没少吃甜食,苏宁又给大家煮了份奶茶,煎了点鸡排,当做下午茶给大家伙分了。

鲜牛奶是和奶厂定的现成的,茶叶是之前陆信拿回家的,说是客户给的。

至于鸡排用的面包糠,是洪语霏之前来的时候送给苏宁的,说是在省城搜罗到的食材。

苏宁倒是也没客气,直接用面包糠做了炸鸡腿,鸡排,猪排,然后把成品给了洪语霏。

洪语霏不仅在店里吃到了头茬,还打包了不少炸肉回家。

这已经形成了她们姐妹的一种相处模式,洪语霏找原材料,苏宁负责加工。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