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馆装修进行得格外顺利,九月初,就完成了所有的软硬装。
面馆风格和食全食美菜馆那边保持一致,原木简约风,牌匾挂的就是“食全食美面馆”。
这是苏宁名下正式的第二家餐饮商铺。
苏宁把面馆的开业日期定在九月的第一个周末。
在这之前,黄红兵和蒋小英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苏宁也敲定了打卤面的卤子,还有汤面的高汤制作方式。
黄红兵擅长的是做面食,并非做菜,而蒋小英是一个卖东西的好手,也不太会做菜。
苏宁本想着,交给他们做一个打卤面的卤子,这样自己也能轻巧些,可她手把手的教,做出来的味儿也不太对。
至于阮思竹这个姑娘,这段时间,她和苏宁生活在同一屋檐下,苏宁也品出了她是个懂得察言观色,谨言慎行的勤快姑娘。
苏宁也尝试着让阮思竹上灶,如果她能挑起面馆的大梁,慢慢培养,未来也错不了。
可是,这姑娘一到关键步骤就紧张,要么是放盐多,要么是酱少了,牛肉切的薄厚不一。
做饭倒是也能做,就是味道很一般。
不得不说,做饭这事还是需要一些天分的。
苏宁找不到太合适的人承接自己的这个手艺,外人她也信不着,干脆做卤和高汤这个活还是她自己来干。
黄红兵和蒋小英也不沮丧,能有今天这个局面,有眼下的工作,他们已经十分满意了。
他们就盼着开业这一天早点到来,然后大干一场了。
第189章 开业大吉
面馆开业当天,阳光明媚,是一个大好的晴天。
陆信先带着赵建军他们几个放了几挂鞭炮,吸引来了不少人看热闹。
这次又是提前准备了一些个彩印的传单,放完了鞭炮之后,陆信,赵建军,郑开喜,蒋小英,阮思竹他们几个在门口发放传单。
与上次略有不同的是,这次面馆开业有几个节目表演。
倒不是苏宁请来的,是汽车厂工会的马金花马主任主动找了苏宁。
汽车厂工会组织职工中秋演出,这次是属于内部职工表演,没有应付市领导那么严格,所以就是厂里的男女老少都能上,也尽量每个人都有个露脸的机会。
这次的活动,主要图的就是一个乐呵,再有,就是增强同志们的集体荣誉感和默契度。
如果以前是一个班组的,私下没有什么交流,只是上班的时候照面合作,那可能就是公事公办。
可谁家没个大事小情呢?
请假替班?我们不熟哇!
加班赶个活儿?不好意思,我到点该走了,你是我同志,不是我领导。
可要是有过那么一次两次在一个组搞合唱,一起演个小品,扭个秧歌,吃顿饭。
那就是相亲相爱一家人,以后私下都是朋友,工作上凡事儿也都好商量。
这也就是国企工会存在的主要价值之一。
那么,集体演出的问题也就跟着来了。
有些个没上过台,没表演过的,平时排练还行,但是一看到有观众,就发怵。
忘词的忘词,跑调的跑调,实在是很影响整体效果。
马金花知道苏宁这边面馆即将开业,就想着让汽车厂这些个老少爷们去苏宁店门口给喝个彩,讨个好意头,他们也能得到个露脸锻炼的机会。
马金花一早跟苏宁说这事,苏宁立刻就同意了。
其实现在县城里很多店铺开业都会请人过来唱二人转,或者是扭个秧歌什么的。
苏宁觉得自己这个店的规模小,没有必要弄那些。
她是走实干路线的,并不太在乎那些个形式的东西。
就算是花大价钱请人表演造势,吸引一大堆过来看热闹的,可看过表演之后,那些个专门只是想看表演的,也不会进店掏钱。
请人表演花的钱,不如印成单页带图的传单,做成店内带绒面封皮的菜单,给进店的顾客选菜用。
不过,既然马金花这边跟苏宁提出来了,开业当天,要来她店跟前,给她演节目,苏宁肯定是欢迎的。
一来,马金花这是在帮她免费做宣传,吸引顾客,苏宁要领这个情。
二来,来表演的是汽车厂的职工,那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宣传机会。
本县最大的企业就是第一汽车厂,这个厂子的职工及家属,也是县城里消费的主力。
来这里演出的职工,他们的家属如果有空的话,肯定会过来捧家里人的场。
这么一来,这个面馆的知名度就会翻倍。
苏宁面馆临近开业之前,她给经常去自己菜馆捧场的一些个熟客,比如周显宗,冯建林,这些公安局的朋友,李书记和马金花,丁秀妍这些个比较熟的厂领导,郑开喜,姜玉珍,胡春杏,赵建军和张丽他们这些个邻居,分别送了代金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