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狗皮膏药一样缠着她, 啰里啰嗦吹捧了贺元仁慈,为的是“听说今夜船要靠岸, 夫人可要去吴余看庙会。”
贺元一听吴余, 一个咯噔。
自晓得这水路途径鹿城后,她没少对五桃发火, 五桃只得认错:“您不是嫌马车热气。”
这八月间,再炎热不过。
贺元穿得单薄, 赵丛枝眼里却是一点没有她,他一脸向往, 语气恳求道:“王大人还给吴余做过文, 某想一观。”
贺元气笑了, “你要去也行,再别上船。”
他才不说话了,低落道:“某晓得。”
可他的嘴就是止不住似的,“昔年,王大人在吴余。”
“赵丛枝,我给你指条明路,从吴余下船,你自个儿就往鹿城去,比水路快。”
贺元冰凉出声,潦草打断。
赵丛枝才立时闭嘴,小声道:“官道怕是早挂了我的画像,我这不是送入虎口。”
贺元才转过身来,嘲笑道:“你这么怕死,装什么英雄。”
赵丛枝讨好出声,“都是夫人仁厚。”
赵丛枝所说的,贺元自然是知晓,听他嘴碎唠叨,她当晚就做了噩梦。
梦里的她才十来岁,最是快乐。
可梦醒,那一幕幕快乐只叫可怖。
贺元醒过神,冷哼道:“你再吹捧他,我就让人把你丢了河里。”
自那次不欢而散,她就让人将赵丛枝锁去了船厢,也是今日终到鹿城,才放与他出来。
赵丛枝一愣,抹了抹汗,“王大人这般人物怎能用得上吹捧。”
枇杷砸了过来,正砸了他一脸。
贺元满是恼怒,不禁想,她怎么会救他,更是一个不巧,救的还是王良走狗。
她气道:“这枇杷真难吃。”
赵丛枝一摸脸,粘腻不行,他火都不敢发,低声下气道:“枇杷得三四月的好吃。”
贺元嗤笑:“你倒是什么都晓得。”
“这哪有人不知。”赵丛枝小声道。又怕不知的贺元生气,赵丛枝连连补充:“夫人是贵人自是不晓得,某家乡尽是这个。”
“到了三四月接满了树梢,好看着。”赵丛枝怀念起,满梢头的黄灿灿。
如今快到九月,枇杷早过了季。
贺元听了进去,她问他,“你就不想回家,你去了鹿城可不一定能活。”
赵丛枝一改窝囊,义正言辞道:“王大人自会为某做主!”
这个赵丛枝,生得白嫩,一副呆傻模样,却是个胆子大的。大得让贺元都后悔饶他一命。
那时船才进江没一日,就从水里捞起了赵丛枝,一个书生,满是伤痕,处处都是死伤。
偏她这儿有宫里最好的太医,怎么着也救得活。
贺元要救他,不过是看他身上的太学衣。
丫鬟们轻念,“这莫不是今年的考生。”
一个被追杀的考生,贺元连日沉闷的心终于来了兴致。
结果此人一醒,就又跪又求,求的却是让贺元送他去了鹿城!他要去寻王良!
贺元一听,恨不得让太医将那伤还回去。
赵丛枝活了命,见贺元杀气汹汹,侍卫煞气吓人,一个哆嗦,来龙去脉道了出来。
“某是今年的考生。”
无疑就是小小书生,撞破舞弊勾当,数目之庞大,世族寒门皆涉其中,为得不过是逼迫阮七废科举。
赵丛枝几分感慨:“当今虽受贺氏迷惑,可政事圣明,不受世家摆布。”
阮玉的脸现了出来,贺元一愣,脸色渐渐沉下。
赵丛枝接着说:“可是谋反一案才定,当今的眼还在那淮安王处,何况此案。”
他沉默好会儿,才慢慢自嘲:“某无身家背景,纵然身怀惊天证据,可牵扯众多世家,某如何去。”
贺元看他一眼,却想到了韩方。“你如此千里迢迢,却忘了主考官韩方。”
赵丛枝撇嘴不屑,“那个韩方,当年可是包庇过贺氏,何苦他可是出自世家旁支,哪是什么清白人士。没得早与他们勾结。”
贺元听着生气,又觉得好笑,韩方这人正直的古怪,活得连寒门都不如,在旁人眼中却是这般印象。
“还有,还有宁冬。”
贺元哑着嗓道,她朝事知道的少,宁冬她忘不了,那是王良的上峰,是王良不惜陷害自己也要讨好的人。
赵丛枝眸色暗了下来,“宁大人,正是此案主谋之一。”
他不禁喃喃,“宁大人寒门出身,被上圣亲手扶持,今上更是以他为寒门立足之根。这些年他更屡屡遭迫害打压,可如今和他们也搅和在了一起。”
贺元连看赵丛枝好几眼,不禁笑出了声,“你是疯了不成,你知道他是谁,他可是王良的上峰,王良这一步步攀爬,哪少了与他牵扯,你却要告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