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黄的树叶, 萧条的大地。漫山遍野的雪。
千篇一律的景色,她从小到大,看了很多很多次。
明明不算好看的景色, 却让谈莹非常的安心。
车辙一路向南,但谈莹却越来越紧张,时不时的想看看外面的景色。
许是她的动作实在太频繁, 引起了一旁丫鬟的注意, “小姐,您一直看向外头, 可是有什么事吗?”
谈莹看了眼身边的侍女,轻轻的摇头,“只是有一些舍不得。”
侍女不明所以,一个劲的说着暖心的话安慰谈莹,而后者却只是浅浅的笑了笑。
侍女说的都是一些无用的安慰,谈莹一个字都不会相信,她不愿和侍女多言什么,便拿话敷衍她,“我没事,就是有点舍不得。”
谈莹告诉身边的侍女,她会有这样反常的举动,仅仅是因为她舍不得离开这里。
不知是要说服丫鬟,还是要说服自己。
但有些话说的多了,听的人就会信以为真,“小姐您既然如此舍不得,为什么还要去金陵呢?那里人生地不熟的…”
“您在这边,不也挺好吗?”
至少是自己熟悉的地方。
“这是爹爹的遗愿,他希望我去金陵生活。”
“可是…将军平时是最心疼小姐的,若是小姐不愿意去金陵,将军一定不会反对的。”丫鬟说的天真,全然没有注意到谈莹的脸色变得越来越难看。
她不欲和丫鬟多说什么,索性就闭上了眼睛,“好了,莫要再说什么,我想休息一会儿。”
丫鬟见状,乖乖的闭上了嘴。
谈莹并不知道,北疆距离金陵到底有多远。
她只知道,他们白天赶路,夜晚睡在驿站,谈莹根本就睡不着觉,越往南走,她看见的景色就愈发的不一样,心中的惶恐越来越强烈。
这惶恐的情绪一直折磨着谈莹,她的精神越来越差,在他们到金陵的那一天,她终于撑不住了。
那是一个很普通的早上,从北方到南方,气候变得很不一样,景色也从萧条变成了绚烂。
谈莹从来都不知道,原来在冬天还能看到这般浓郁的绿色。
金陵城外一片的生机盎然,她本以为这已经够好看了。
却不知,只是刚刚开始,从城外到城内,一座城墙的间隔了两个天地。
里头灯火通明,街市上是络绎不绝的百姓,街道两旁热热闹闹的。
花团锦簇,美不胜收。
有许许多多新奇的小玩意。
路边的小摊上,还摆放着很多漂亮的胭脂,五颜六色的,很是好看,就是装胭脂的小盒子,都是精致又特别。
走在街上的姑娘们笑着,闹着,身上陇着漂亮的斗篷,深红色的斗篷外头滚着一圈白色的毛边,犹如点睛之笔。
谈莹认识那是狐毛,但从来都不知道,狐毛竟然可以做的那么漂亮。
不是一整张皮毛制成的皮草,并不是为了取暖用,仅仅是为了好看。
谈莹看的有些移不开视线。
一双眼睛根本就看不过来。
她看了很久很久,根本就舍不得放下帘子,一直举着帘子,直到手都举的酸痛才反应过来。
原来,这就是金陵啊。
也不知是不是一路上强撑着太久,还是来到金陵之后,受到的刺激太大,谈莹还未到将军府就晕了过去。
丫鬟翠翠因为太担心谈莹,一时没有忍住惊呼出声。
街道上虽然人来人往声音十分嘈杂,可季培父子俩本就耳聪目明,早早的听到了动静,但因为还未到府上,也不便上前查看情况。
偏偏翠翠一直哭哭啼啼的,惹得周围的人纷纷侧目。
季阳平万不得已他只能靠近马车出声提醒。
翠翠这才止住了哭泣。
大军不得入城,全部都在城外驻守,季培和季阳平本是要进宫面圣的,但因为带着谈莹,便只能将她先送回将军府。
柳氏和少夫人早就知道谈莹会跟着他们父子俩回京的事情,所以对见到谈莹这件事早有准备,可婆媳两人也委实没有想到第一次和谈莹见面就是这样的情况。
“好端端的怎么会晕过去?可是病了?”柳氏有些着急的问道。
可是跟在谈莹身边的丫鬟那是一问三不知。
最后柳氏也放弃了询问,直接让府中的婆子将人背到了客房里面,“赶快去请大夫过来。”
柳氏张罗着请大夫,而少夫人则让身边的司琴带翠翠下去安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