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王府不在意这个人是谁。
但皇帝早有挑中的对象,写在赐婚圣旨上的那个名字是随宁。
随宁昨晚隐约有所察觉太子的不对,今早开始试探,倒也从他的话印证自己猜想。
他知道她会远嫁。
看来如她所料,这一世该发生的事仍旧在发生,早在这个时候,皇帝就已经选上她。
随宁常想为什么皇帝会挑她,明明外头都传她和太子的谣言,凭她的身份当个太子侧妃不是当不得,他甚至都不介意无权无势的萧玉成为未来儿媳。
但随宁想不通,她改变不了别人的想法,她只能让太子提防该防的人。
她也该去探探关素的心思。
嬷嬷拂开帘子进门,带来一丝清寒的凉风,她走进来让随宁喝药。
这场雪过去,便快入春了。
随宁接过药,慢慢喝着,突然问:“外面有什么消息?”
嬷嬷不知道她想问的是什么,一边为她掖着被角,一边道:“昨晚好像发生件大事,到处都在说大皇子府昨日走水,有条柱子掉下来,不偏不倚正巧压到大皇子,好些太医都在那边。”
随宁一顿,道:“倒是可怜。”
太子冷漠起来,比别人想象中要无情得多。
她倒希望他对谁都如此,这样她费尽心思甚至假装虚弱来破坏他和萧玉关系,也不算白做。
第25章
太后寿宴前夕的那几场雪下得猛烈,虽只有几天,但带来死伤无数,并不因太后寿宴的到来减弱。
只是过了那几天后,天气便会逐渐回温,枯树逢春,萌芽发叶。
当随宁茶楼饮茶的请帖送到关侍郎府时,让一向不与东宫有交集的关家人惊了一惊。
关侍郎把关素叫到书房,密谈半个时辰,问她宫中可有冒犯,琢磨这位太子跟前红人意欲何为,思来想去没个结果,方才让关素回了信说明天中午去。
第二天午间,随宁倚坐在雅间窗边,肩上披着狐绒大衣,看窗外,又啜茗。
茶楼金炉沉香,清幽雅致,她在东宫养病养了半个多月,今日出门是偷溜出来。
太子外出忙了几天,回来后得上空闲,才见了随宁推荐来的柳恒之。
此人颇为机敏,问诗词对答如流,问策对亦有独特之见,在水文之上见解尤为显著,令太子拍案叫绝,直呼相见恨晚,他们这一说便是半天,等天色已晚,太子便留柳恒之用了晚膳。
他得贤士总是要高兴段时间,随宁便借着这个功夫,私下邀了关素一趟。
绮窗草树,底下人来人往,等有人说关家小姐到了,随宁才慢慢抬起头,看关素走进来。
她轻轻把茶杯放红木茶桌上,起身笑着请人入座,道:“上次关小姐替我皇宫解围,我还没道谢。”
随宁和关素常被人拿出来比较,比来比去,容貌才华家世,总有输赢的地方,互相说不好奇对方,那是假的。
但关侍郎善明哲保身,不参与朝中内斗,又喜四面结人缘,若说他是哪个皇子党,是说不准,关素这种关家人自然也不可预测,太子从不允许随宁交他不认定的朋友。
关素比起随宁要少话得多,也不如随宁合群,但她才识确实出众,又读道经,皇帝大半辈子都在追求仙道,前世她进宫推戴,着实得宠。
关素不懂她来意,缓缓入了座,也笑回道:“只是见随小姐身子差跪不久,这才说了两句话,听说你那天晚上回去就得了场病,身子可好些?”
随宁自两年前从殳州归来后,大大小小的病便一直没断过,上次被太后召进宫冷待罚跪,是关素帮忙提醒了一句,太后才开口问她话。
这点恩惠说小说大都可以,随宁不想谈的是那天晚上的事。
楼里茶具是特制,专供这些常来的富家子弟小姐,每人冬夏独一套。
随宁轻轻斟着茶,没回她这客套话,只递着茶给她,轻叹道:“我心中对关小姐感激不尽,只是回去路上想了许久,不知道关小姐替我说话,是好心,还是为我表哥?”
关素神色自若,慢慢接过茶杯,道:“你觉得哪一种想法舒心,便是哪一种,我从不拘泥。”
今天的风已初显暖意融融,随宁前世便知这位关妃娘娘处事不惊,泰然自若。即便她是皇帝的女人,但在随宁面前谈论起太子,也不曾掩女子爱慕。
小皇子被沉王扶上位时,随宁早已不在建京,沿途却还是能听到一些建京有关的消息。
皇子登基,关素是皇子生母,理所当然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太后娘娘。
只是在小皇子登基没多久关素身体就开始出岔子,垂帘听政不过一月有余便不出来,后来还染上重疾,没多久就搬去郊外行宫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