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呀,文人风流嘛,那不是正常的?”
“哪家风流的文人也不会扒灰。”
“都说了有争议啊。”
“大家猜猜主播为什么不考究。”
陆游一怔。
竟还说这些?
【扯远了,陆游他就是个刚的,这会儿又写诗去谴责韩侂胄,但是他并不是说什么为了给朱熹鸣不平,他就是嫉恶如仇,不吐不快。】
没有人能想到,都这个岁数了,陆游竟还是那样。
还真是“从一而终”啊!
第224章 正文完结
【你是不是以为陆游和韩侂胄之间就这样变得水深火热起来,陆游可能会因此吃亏什么的,并没有,因为这个时候陆游都被罢官了,在家待着呢,写首诗埋汰一下,韩侂胄当时都不一定能看到。】
虽是这样说,但是陆游这样的行为还是让众人忍不住地咋舌。
一般来说,人的年纪越大很多事情都能看得开,尤其是不太乐意让自己陷入各种险境,可是陆游真就是从一开始到最后都没有变过。
真想知道他写的是什么诗啊。
公元1181年,淳熙八年。
陆游自己倒是觉得没什么,那确实是自己能做出来的事情不假。
像那样的人,难道连说也不能说吗?
他偏就要说。
【他在这段罢官生涯中依旧牵挂着国家,某天,风雨大作,他写下《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二首》表达了自己收复国土的强烈愿望,并且在诗中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风卷江湖雨暗村,四山声作海涛翻。”大风呼啸卷起大雨让整个村庄陷入昏暗之中,四处大雨似浪涛翻滚。“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火炉和身上盖的毛毯都很暖和,我和猫儿都不出门。】
“喵喵喵,狸奴终于出场了。”
“从古至今都有铲屎官呀。”
“虽然这首诗不是很有名,但是我觉得描写得很好诶,不过最后一句是不是有打油诗的嫌疑。”
“这是组诗,还是要和下面一首一起看的!”
有些人喜欢盯着巨幕中左下角看,虽然有些话看不太懂,却总觉得他们说得你也很有意思,有时看着看着就被带偏了。
【这首诗很温暖啊,虽然外面波涛汹涌,但是家里却还是很温情,当然了这只是从表面来看,但其实陆游一直是担心着外面的情况的。】
【这里提到狸奴,就是猫,陆游是很喜欢猫的,他有很多关于猫的诗句,他曾在《独酌罢夜坐》中写道“勿生孤寂念,道伴大狸奴。”】
“有猫有闲适的工作,真的就是我人生的追求目标了。”
“陆游已经拥有了我们盼望已久的生活,要是他活在和平的年代就好了。”
狸奴而已,为何后世之人如此激动。
许多人不解。
【再看其二,更有名一些,“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我”躺在这荒凉的村庄里,没有为自己的孤寂而悲哀,“我”只是担心国家的危难,“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夜深了,“我”躺在榻上,听着风雨声,迷迷糊糊间看见自己骑着铁马踏过冰河去了那北方战场。】
辛弃疾看到这样的诗句,忍不住地在心中产生了共鸣。
果然,陆游和他就是同一类人。
他们都做过同样的梦。
而他比陆游幸运,他如今站在此处,还能与金人厮杀。
辛弃疾觉得他或许可以问问陆游,万一陆游对对敌有什么见解呢?
想了那么多年,他的心中一定想过很多的吧。
【书中说,这其二的手法是“痴情化梦”,说白了就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好难过,都说白日做梦,有时候梦想就只能在梦中实现而已。”
“陆游的执念真的鲨我!”
“对!其他人都是为着自己,自己的前途,自己的声望,想着自己哪怕是功成名就,只有他们身处那样年代的人,求的是天下太平。”
“所以珍惜现在的一切吧,比你的处境难的人多的是。”
【两首诗讲述的不过是陆游所经历的风雨大作的一天,但是却凝聚了他深深的爱国主义情感。】
【谁知道他在山阴的这十多年间碰到了多少次这样的天气,又梦到过多少次这样的场景,但是我相信他的爱国情感是一直存在的。】
宋孝宗沉默着。
他又何尝不爱国。
可他要想着整个大宋和大宋的子民。
他们可以抛开一切去拼,可百姓们怎么办呢?
宋孝宗突然顿住,不过他确也没有问过百姓。
万一他们宁愿生活不宁也想先收回失地呢?
【十多年以后,公元1202年,嘉泰二年,陆游再一次入朝为官,这时候他还愿意进入朝堂,我们很难说清楚他是什么样的心态,但是他这一次的主要任务是编修国史,或许这是他比较感兴趣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