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盘点悲情文人[历史]+番外(672)

作者:蒙娜丽鹅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怎么能就这样就没了呢?

【而对于司马迁也没有别的什么可以再多讲的点了,因为《史记》就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我相信司马迁如果看到我们对他的这样偏向于作品的讲解他应该也会比较高兴,有什么能比自己创作的作品能得到大家的认同更高兴的事呢?】

司马迁心中确实挺高兴的。

即便他看出来了这本书中可能有些并不完美的地方,即便他知道陛下可能因此而对他不喜。

但是能写出这样一本史书,代表他和父亲都不会留下遗憾了。

如果陛下再给他一次机会,他或许还是会选择走幕中女子所提到的那条路。

然而他心中却也更多地认识到了以往不曾认识过的陛下,或许李陵的悲剧不会再发生,他的悲剧也不会再发生了。

【因为同样的原因,咱们的这一专题的内容也差不多该结束了,下期将以直播的形式给大家带来本专题最后一位人物,陆游。】

【我们从屈原,一个爱国主义诗人开始,那么我们也从一位爱国主义诗人结束。】

公元1181年,淳熙八年。

陆游还沉浸在司马迁的世界中,突然就听到了自己的名字。

还有幕中女子说什么,最后一位人物了?

【按照惯例,我们还是先预告一下,我相信,一说到陆游,大家脑子里就会自然而然地想起那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与陆游处于同时代的辛弃疾也是十分的惊讶。

没想到这就结束了,而且下一个还是说陆游。

说起陆游,这两句诗的意思辛弃疾一下就懂了。

他的手紧紧握着,他一定要让陆游实现自己的理想。

但不是让他的儿孙告诉他,而是让他亲眼见到那“王师北定中原日”!

【陆游本来呢,是个名门望族,但是他出生在北宋灭亡之际,刚一生下来就是国家动荡之时,其实很多时候童年所经历的事情会给人的一生带来不可磨灭的影响,所以他之后成长为南宋时期坚定的主战派,与辛弃疾一样,那自然都是要受到排挤的。】

听到此处,陆游有些恍惚。

他听闻近来宋军势头很猛,其实他也曾想上战场厮杀,可他如今五十多岁,已经有心无力。

如今他可以回到朝堂去了,可是他又想起自己被罢官时的场景,一时并不知该怎么做。

【但是他的仕途不顺起初并非只是因为他主张抗金。进士考试,明明考了第一,却没能通过礼部的考试,原因只因为秦桧的孙子名次不如他,试想,你去参加考研或者是什么招聘考试,明明笔试得了第一,原以为胜券在握,却在正常复试后没能被录取,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呢?】

公元744年,天宝三载。

众人都下意识地看向了杜甫。

虽说杜甫并没有得到第一,但众人就自然而然地就觉得他和陆遥是一样的。

他是有才华的,陆游想来也是。

但众人其实也都清楚,有没有才华有时候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一生甚至是某个时刻,不过是一个筹码罢了。

倒是杜甫不大在意,一开始他确实心怀芥蒂,可既是没经历过的事他确也不必想那么多。

如今自己的能力得到了肯定,自己又和好友有了想做的事情,若能桃李满天下,那也不失为一件大幸事也。

【这对于陆游而言还只是一个开始,秦桧因为此事记恨上了他一直阻挠他入仕,所以直到秦桧离世,好在是他的年代秦桧已经很老了,要不然陆游还不知要蹉跎多少年。】

公元1181年,淳熙八年。

要问陆游怨不怨秦桧,答案是肯定的。

但是他也知道,就算没有秦桧,说不定也有其他人。

现在不正是如此吗?

秦桧已经死了,而他不还是回了这山阴。

秦桧有罪,但有错的却远不止秦桧一个。

【入朝后,陆游不慕权贵,不断地提出谏言,虽然宋孝宗在南宋时期还算是一个不错的皇帝,毕竟南宋的那些个皇帝比北宋还不如呢,这个宋孝宗和陆游大概是八字不合,陆游当谏官谏言,被贬,到地方上做官支持北伐工作,被罢官,明明宋孝宗他自己就是支持北伐的,有毛病啊。】

公元1042年,庆历二年。

赵祯气得心中绞痛。

幕中女子一再地提及宋朝的皇帝不行,宋朝的皇帝怎么招她了?

他自以为自己还算是一个好皇帝吧!

而且若是宋朝帝王都不行,大宋何以持续那么多年?

赵祯面上气着,心里更气,不仅是气女子这直言不讳的性子,还气他赵家后人真是不争气!

【后来陆游去了夔州幕府,有了军旅生涯的体验,好不容易能参与北伐事宜,但是没想到朝廷却否定了此次北伐,幕府解散,虽然时间很短,只有几个月,但是这几个月对他的影响极大,而他一生也不曾放弃北伐的理想。】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