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盘点悲情文人[历史]+番外(648)

作者:蒙娜丽鹅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他的儿女其实也不是不能解释,抱的呗。

这么一想的话,他那样的位置也就不是很多人抢着要了。

许多人纠结着这个,殊不知幕中女子的重点根本就不在此处。

【而胡亥就算是特助所寻的老板家中本不会继承公司的那个人,古往今来这官场商场规则本质上都没有太大的变化。】

【胡亥他作为皇子应该也不是一点能力都没有,只是说他的所作所为让我们觉得哪怕他就是一个天之骄子也该死,再加上他对于秦始皇应该是很了解的,基于这样的猜想下,他代为处理秦始皇的事务就显得比较正常了。】

众人也很疑惑啊。

秦始皇那样一个人,做事与旁人肯定是不同的,可怎么死了那么久,那些大臣们就没发现呢?

且不说看不到人,就这字迹也是不像的吧。

不过……

若说是陛下病了,皇子代理处理政务也不是不可能。

【但是只是解决了这一点还不够,一起巡游的还有一些大臣,大臣们偶尔要见见皇帝,怎么办呢?“百官奏事如故,宦者辄从辒凉车中可其奏事。”人生如戏,全靠演技啊,假装皇帝在车里。】

【然后几人一路带着棺材赶回咸阳,可是这个时候是夏天,不管是什么样的凉车,以古代的技术都无法避免尸体腐烂发臭,为了不让人察觉,他们便准备了几箱海产品熏着一路回了咸阳,我是秦始皇我都得气死,不是,气活。】

公元前217年,始皇帝三十年。

嬴政惊得张了张嘴没能说得出话来。

所以自己的尸身是发烂发臭了吗?

众大臣感受着大殿之上的低气压,不知怎么劝说才好,只能是颤颤巍巍不敢说话。

【然而,在他们的大事成功之前,他们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儿,那就是处理远在边关的扶苏。】

【他们先时已经拦下了秦始皇给扶苏的信,然后现在又伪造一封,在信中细数扶苏和蒙恬的罪责,并赐予死罪,这里带上蒙恬说明蒙恬至少是忠于秦始皇而且知道秦始皇的一些想法的,用这里大概可以猜测秦始皇确实是属意扶苏的,而蒙恬出事,意味着还在会稽的蒙毅应该也是凶多吉少,这时候再去看蒙毅中途返程的事,就更显得迷雾重重了。】

嬴政已经不想知道胡亥是个什么想法了。

他不可能再去跟胡亥说任何的话,就在宫里老死吧。

杀了他都嫌脏了这咸阳宫的土地!

而且对于他这样从小娇生惯养又心怀不轨的人来说,让他煎熬地活着才是对他最好的惩罚。

若说他争权夺利,嬴政还会觉得他不是个没有志向的,可他千不该万不该对自己的父亲兄弟动手,实在大逆不道。

得到了天下又没能办成半点事,自己怎么会有这么个儿子?

【信中写到扶苏和蒙恬在外多年,并没能立下什么军功反而死伤无数,不仅如此,说扶苏因为自己不能回京做太子,就经常写信回咸阳说嬴政的不是,这话应该不是假的,但是应该就是劝谏,所以赐予死罪,而蒙恬公子身边,没有起到劝谏职责,同样死罪。】

【这时候,儒家那一套的弊端就显现了,“君使臣以礼,则臣事君以忠。”后来董仲舒根据也是根据这个观点提出“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观点,因为有着这样的信念,扶苏竟是没有怀疑便自裁了。】

众人都十分心痛。

哪怕不是秦朝的人,虽然他们也觉得扶苏傻。

或许他真的不是那么适合做一个太子一个帝王,但是,他是多么实诚的一个孩子啊。

很多深信儒家的读书人们也有些怀疑了,儒家真是这样的吗?

他们所信的儒家,似乎真是这样,只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罢了。

如此一想, 心中便更加佩服扶苏了。

另外还有一些人干脆想着要抛弃儒家那一套,可是从一生下来他们的生命里就都是儒家的东西,如今,突然让他们换了,他们能去信什么呢?

【他的自裁不仅说明了儒家思想的一些弊端,也说明了秦始皇在教育上的问题,扶苏自裁那说明他认为那封信上的内容是真的,秦始皇到底做了什么,让他的亲生儿子觉得他是个会杀儿子的人,重点是哪怕诏书中的罪责是真的,这些怎么看也都是罪不至死的啊。】

公元前217年,始皇帝三十年。

嬴政也在想,自己到底是做了什么,让他这么想自己的?

自己虽然坐到了这个位置,也杀了不少的人,善良他是真的说不上,但是对于亲人,对于有用的人,他有那般残忍吗?

这就是他恨那些儒家的东西的缘故,如果不是它们,扶苏至于自裁吗?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