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他看得出来,虽然他也不想承认,但胡亥在很多地方都是在学他啊。
即便胡亥学得不伦不类。
而这些被胡亥误解的行为,他早该告诉对方。
嬴政不觉得这一切都是自己的错,但他也确实有错。
现在还来得及,一定来得及,他还可以做得更好。
【关于这一点,其实有个成语可以说明,那就是“月盈则亏”吧,人的探索的过程是无限的,秦始皇在那么有限的时间里做了那么多的事情,然后他开始去探索更多的未知的领域,然而这个领域是无法探究甚至是根本不存在的,他的探知过程就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
【他为了突破这个阻力,做事就难免偏激一些,但是由于他在前面的一系列事情上取得的成功,让他自负地认为自己的决策都是对的,甚至是身边出现了许多只对他说好听的话的人,许多原因迭加在一起,导致了他犯错。】
那这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吗?
许多人都发出了同样的疑惑。
因为这不是幕中女子第一次提到这样的现象了。
上一次似乎还是那个繁盛的大唐,好好的一个盛世走向巅峰就来了一个大跟头。
再说月盈则亏,难道是不可避免的吗?
各地,关于这个问题的争论很快又开始了。
公元1107年,大观元年。
李清照没能忍得住,在幕中女子还没说完的时候,她问:“你们是怎么看这个月盈则亏的?想想。”
人人都知道月盈则亏,因为这道理也确实是正确的。
但是如果把月盈则亏放到朝代更替上,那是不是就说明没有任何朝代是可以经久不衰的呢?
一旁,扶月有了些不同的想法。
她想,并非没有解决之法吧。
这秦朝和唐朝的衰败那都是很严重的,那跟月亮怎么能一样呢?
从前,她没读过历史,但是她却看过月亮,不管是月亏到月盈还是月盈到月亏那都没有一下子就变了的啊,都是一日一日不同的。
那朝代更替似乎也该是如此的呢?
试想若是唐朝时期在安史之乱前,在开始慢慢颓废时有人能拦得住李隆基,那就没有安史之乱,那即便唐朝还是会慢慢衰败,终究不会那么快地消亡。
而缓慢地消亡就给人更多的反应时间,或许也就更容易挽大厦之将倾。
然而扶月也知道,想要达成自己的这样的想法是很难的,因为如今这世间的一切都是帝王做主,帝王想做什么,真有人能拦得住他们吗?
【而嬴政的错误在这两年尤为明显,这是为什么呢?我想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现在的身体,很多时候自己的身体自己知道,他大概是察觉到了自己身体不行了,所以想要加快追求长生的步伐,但是一个人跑得再快跑不过生命的流逝,即便强如嬴政也没有办法。】
【而且他那个时候的表现是很符合一个病人的表现的,很多病人在生病的时候都会比较暴躁,尤其是当他还有点力气的时候,但是这种暴躁对于病情的缓解毫无作用甚至是起到了反作用,所以为什么很多时候我们会觉得老人脾气古怪,我觉得是有这方面原因的。】
公元前217年,始皇帝三十年。
这么一说,众人好像觉得有那么点道理。
身体不好就发怒,怒急就攻心,谁都知道啊。
而最近陛下这状态,可不正好应验了吗?
【公元前211年,始皇帝三十六年,这一年,秦朝的状况更不好了,首先司马迁开头就说“荧惑守心”,我们之前说过的,说的时候还被骂了,哭唧唧,我还是得讲。这个“荧惑守心”呢,是天文学上的名字,是一种天象,在古代这种天象代表着帝王有难。】
【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那是迷信的说法,大家看看这个浩瀚的星空,这些东西咱们现在也没搞明白,但是有一点我觉得是可以肯定的,它真管不了人,至少直接上来说是这样的。】
继最初女子出现后,众人再一次看到了清晰的星空。
即便再屈原时已经见过,这时再看,仍旧觉得十分惊艳。
可那璀璨星海在万里高空,这是怎么看到的呢?
【但人与星星之间有没有联系呢?我认为是有的,抛开咱们的太空探险来说哈,人的行为影响地球,地球也是能影响其他的星球的,就好像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一样。】
【当然了我完全没有天文学知识,大概意思就是说我们或许可以通过天象来预测整个地球的情况,其实也就是在环境气候方面,因为气候环境本来就是被整个宇宙环境所影响的,但是对于某个人的命运,这些星球恐怕无法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