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盘点悲情文人[历史]+番外(631)

作者:蒙娜丽鹅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李斯认为,以前乱得很,没有统一,所以帝王需要招揽游说之士,到处乌烟瘴气的,但是现在天下安定了,人们应该搞发展,而不是再搞什么百家争鸣,大家都应该学习秦朝的法令制度,可是现在的这些儒生们呢,不学习秦朝的法令不说,反而去学习以前那些东西来诽谤今天的制度,“语皆道古以害今,饰虚言以乱实”,那怎么能行呢?】

虽然儒家很不认同他的观点,但是法家确实觉得每一句话都很有道理。

若是没有法家的学说,哪有如今的大秦?

儒家每每说得好听,可真要做事时又有多少能成事的?

【李斯越说越激动,他说现在天下已定,一切都是皇帝做主,可是那些私学里面的人却都觉得自己是对的,而且还来否定皇帝颁布的命令,长此以往那些人联合在一起会出大问题的,所以他觉得“史官非秦记皆烧之”,只要不是符合秦朝利益的史书都应该烧了,还有如果不是博士那些,凡看什么百家学说的全部烧了,“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私底下偷偷讨论的,直接处以死刑,甚至是诛全族,而且“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知情不报的官吏同罪。】

众人恍然大悟。

一直听幕中女子说起焚书焚书,但是一直不知道原委,原来事情的起因经过竟是如此。

明明许多人都已经认定了焚书之事是不可为的,可偏偏他们还觉得李斯说的话好像很有道理。

这就是李斯的能力吗?

连他们有些儒家人都一时语塞难以反驳。

但是有一点他们还是很坚定的,烧书是不应该的。

【从他的这些话中就能看得出来,秦朝的法令真的是很严苛的。】

幕中女子不说,很多人倒是没有在意这个,毕竟他们都已经习惯了。

如今听到女子这么说,也只能就是啊是啊。

【最后他才提议,“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这些书籍可以留下来,还有“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想要学习法令的,让官员教。】

【“制曰:‘可。’”】

【于是许多人,这许多优秀典籍的命运就在酒桌上被定了下来。】

公元前212年,建安十七年。

曹操摇头,他就说这喝酒误事。

若是这一日秦始皇没有举行宴会,怕是就没有这么一遭了。

虽然他自己也很爱饮酒,但是他觉得在饮酒方面该有些规矩才是。

【我们再整体来看一下,为什么李斯的游说直接就让秦始皇说了可,而淳于越却没有成功呢?】

【在李斯的这些劝说中,什么天下统一,什么万世功绩,对秦始皇可谓是夸了又夸,这有什么好处呢?撸猫的时候咱们是不是顺毛更好啊,李斯这就是给秦始皇喵顺毛呢。】

公元前217年,始皇帝三十年。

众人眼睁睁看着秦始皇的脸色变了又变,变成了花脸喵。

而跪在地上的李斯还没起来呢,他埋着头众人都看不清他的表情。

可就是这样,一想起幕中女子的话众人还是忍不住想笑。

竟敢取笑陛下,胆子太大了。

【大家本来都喝得晕乎乎的,这时候听到有人猛夸自己,一上头,哪怕是觉得李斯这话说得有点没有道理,也觉得好听,不像淳于越说的,没一句好听的。】

【这三个人,他们说的话,句句都好像是在为秦国着想,但是只有李斯说的这些是说到了秦始皇的心坎里的,他说的话有理有据,哪个帝王不害怕私底下结成同盟反对自己的人呢?】

这些话给许多后世帝王提了醒。

这实在是有些可怕了。

他们其实都不敢肯定自己坐在秦始皇的那个位置会做出什么样的决定来。

正如李斯所言,一切都是在变的。

秦始皇肯定是想不到自己简简单单一个可字最后有那般的效果。

而他们也如同秦始皇,他们不是神,总有判断失策的时候。

这可怎么是好?

【而李斯说的反对他现在的做法的人身边就有一个,自己的郡县制怎么了?怎么就不好了,颁都颁布了,你说这些?而且人家李斯也不是为了自己,不仅让百姓学习秦法,还留下了那么多的实用书籍呢,怎么看怎么有道理啊!准了!】

【哪怕第二天醒来,秦始皇有点后悔,再一想起昨晚的三个人的话,可能也会多加斟酌斟酌,好像也没那么大的影响,索性就不反悔了,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 】

好有道理啊。

这不就是大多数帝王会做的事情吗?

众人想或许也并不是秦始皇不知道这命令会带来不好的影响,只是那时他没能反应过来。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