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盘点悲情文人[历史]+番外(584)

作者:蒙娜丽鹅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对啊。

明明这杜牧都是懂的,他为何要如此呢?

联想到他的赏秋之诗,大概就是喜欢特立独行吧。

【那他想要表达的重点是什么呢?还有点难评,我就瞎猜了哈,我觉得首先他这里提到大乔小乔也是有深意的,我们都知道大乔是孙策的老婆,是周瑜的老婆,虽然他们没有出现在赤壁战场上,但她们都是东吴很重要的人物,她们被关到铜雀台去,那就意味着东吴已经完了,从这个方面来说,杜牧是想说明赤壁之战在三国局势变化中的重要性。】

这又戳中了曹操的痛楚。

若是赤壁之战赢了,这后面的许多事情或许都不会发生了。

但是输了终究是输了。

其实曹操也不并非觉得如今这样不好。

即便巨幕不现,他们不调整策略,他们曹家始终是要得天下的。

这大概就是幕中女子说的必然性,而赤壁之战败了,是他的一个挫折,人哪有一帆风顺的,所有人大概都能理解。

他也不过是不愿提罢了。

【而用大乔小乔被关到铜雀台,这里写得也没什么问题,毕竟何晏的母亲,还有曹丕的老婆,那都是曹操打仗抢来的别人家的媳妇,但这应该不是杜牧想表达的重点,莫名其妙表达这个那就真是个怪人了,但是他从大乔小乔出发,这个角度是很清奇的,这大概也跟杜牧自己的经历有关,见的女子多了,这个时候想起女子也是很正常的。】

还真就是没有一句想听的。

曹操撇撇嘴,不停地在心中劝说自己。

无碍。

天下终是自己的,无论什么样的流言都无法打败自己。

【另外,从后面杜牧的文章中来看,他对于这次外放是很不满的,对什么不满呢?自然是他自己的壮志未酬,在这里或许他觉得自己明明和孙权一样有实力,但是却没有孙权那样施展抱负的机会,更加没有孙权那样的运气,我感觉如果这么解释就更能说得通了。】

公元852年,大中六年。

杜牧都没想到有人能这么了解自己。

自己写的东西许多人常常反驳,那些人或许并非不懂他诗中深意。

但是却少有人在意他的诗中深意。

【而仅从艺术角度,我们欣赏这首诗的话,那无可指摘,优秀!】

【在黄州,杜牧除了去游玩,也并没有落下自己的工作,甚至他做得还挺好的,或许是因为他之前被调回长安,让他又对自己仕途重燃希望,又或者他是想不蒸馒头争口气,就想好好地完成这个工作,或者是因为他看到黄州的破败和百姓的辛劳产生了恻隐之心。】

在黄州的日子,杜牧想了很多。

他看到许多百姓的困苦,突然意识到了自己也该做点事情。

到了那个时候他才清醒,其实已经晚了。

所以他敬佩苏轼,因为苏轼从一开始就已经走了他人到中年才走的道路。

【总之,他在黄州那是把黄州治理得井井有条,一般情况下,这样的政绩可以升官了吧,然而并没有,三年一过,杜牧又被调去了池州,对此他自然不高兴,于是写下了一首《潜怀》表达了自己的苦闷心情。】

【这首诗,乍一看,咦 ,风流,说下流都不为过,但是仔细一看,你会发现这并非就全然是杜牧的轻佻低俗,其中有很多他自己的情绪。】

下流?

众人睁大了眼。

竟还会讲这些。

他们就知道,其实幕中女子所说的唐宋之后的风流很多时候都是偏向于下流的吧。

【“落魄江南载酒行,楚腰肠断掌中轻。”这算是一首扬州回忆录,回忆的是十年前他在扬州的日子,在扬州落魄,只能整日纵酒度日,让青楼佳人为伴,“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回首那时候的事情就像是一场梦,最后也只落得个青楼薄幸的名声。】

这有什么下流的?

顶多算得上是写了点闺房情趣,比之那花间词还是差了不少的。

许多人都是相同的看法。

【这个时候的杜牧跟之前的杜牧又不同了,他这个时候的诗歌中的内涵更加丰富。】

【人们总是喜欢追忆已经逝去的无法挽回的时光,但是杜牧又是“别出心裁”,他算是悔恨,虽然他的悔恨表现得并不明显,甚至语气中好像还带着点轻松。】

对。

别出心裁这词用得好。

杜牧就是如此的。

【前两句叙事,简单十几个字就概括了他在扬州的那段岁月,可偏偏那端岁月是他本该昂扬奋斗的日子,而他在干嘛呢,流连青楼,固然那时候的他已经开始仕途不顺,但他也并没有 自己去寻求机会,反而自暴自弃了,对此事的后悔可能 也是他在黄州努力做事的原因之一。】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