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盘点悲情文人[历史]+番外(452)

作者:蒙娜丽鹅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许多大臣也开始上书让他听巨幕之言不再信道炼丹,可是信了这么久的道,突然让他不信,他如何能做到?

然而有的时候心中埋下了什么种子,长得会比在土壤中还要快。

李隆基虽然什么都没有说。也并没有颁布什么命令,但是他却很自然地就疏远了那些他曾经十分信任的道长们。

而在另一处的辋川别业,最近却发生了一件大事。

王维信佛为的不是长生,所以幕中女子的话对他起不了太大的影响。

这一日他依旧坐在自己的屋内礼佛,带他诵读完一卷佛经,不过抬眼一瞥,就见自己的桌上凭空出现了一物。

只一眼,他便认出那东西正是仙石在巨幕之中出现过的幕中女子所提到的奖品。

王维很确信在他坐下时,桌上并没有那东西,那琵琶状的小东西就放在那里,任他如何盯着也不曾挪动半分。

过了许久,他才伸手轻轻触碰,那东西却真实存在。

王维将它拿在手中,手指轻轻摩挲,大抵是桃木所制。

随即他按照先时所看到的在那琵琶背后一摸,果真碰到几个凸起的地方,他只轻轻一按,又转了转旋钮,乐声乍然传出。

他抬头不见巨幕,显然那声音正是从这小琵琶中传出来的,且他不动作就并没有要停的意思。

一向淡然的王维也呆愣了好半晌,一时间竟不知该如何处置此物了。

新城。

剪王安石的视频时何三月是很纠结的,因为王安石有很多优秀的作品,都是散文,但是散文太长,在视频中并不好详细的解说。

那韩愈、欧阳修等人亦是如此,这让何三月愁了许久。

最后还是伍年劝住了她。

做视频本就是为了大家高兴,把能讲的可讲的讲好了就行了,毕竟她又不是百科全书,又怎么可能面面俱到呢?

她知道伍年当初真正欣赏她的视频,就是从她讲解苏轼的文章开始的,伍年最喜欢这些,可是知道她的难处,帮她整理数据的时候刻意抛开一些难讲的,只为了让她轻松一些。

何三月这个人很随意,最是容易受其他人的情绪影响,所以伍年这么一劝她,她就被劝住了,又高高兴兴地做自己的视频去了。

倒是有一件事颇为奇怪,这次抽奖抽到的竟然叫王维。

这些粉丝还真是有趣。

公元1042年,庆历二年。

王安石这臭脾气许多人都受不了。

除了长得其貌不扬,平日里也不修边幅,一开始看着还是个好小伙子,可这时间一长整个人那是跟臭水沟里的石头一样,又臭又硬,恨得人牙痒痒。

也不知道是不是这幕中女子对他的评价让他这般目中无人的。

不管是资历长的还是那些年轻的,但凡是想要巴结他的,没有能成的,久而久之,个个也都对其敬而远之了。

王安石倒是并不在意这些人在背后对自己的看法,他该做自己的就做自己的,若是有志同道合的他当然愿意结交,可有些却是没什么必要。

这幕中女子对他是褒是贬,他自受着,若这时交了,到时候幕中女子贬损他几句,那些人又纷纷而走,闹得难看。

这样能在他出风头的时候,来找他的,那必然也是能在他没脸的时候毫不犹豫弃他而去的。

这世间道理大抵都是如此吧。

就这样,他冷冷淡淡一如往常地又过了一些时日。

那熟悉的声音终于也被他们给盼来了。

【Hello,大家好,这里是热爱古代文化的三月。】

【感谢大家这么长时间的陪伴,话不多说,我们直接进入主题,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文坛政坛两开花的王安石。】

公元1042年,庆历二年。

即便众人都已经从幕中女子话中知道这事情了,但是听到这样的说法,许多人心里还是有点酸。

本来王安石就有那本事,如今有了巨幕的夸赞,不管是朝中老人们还是官家都会更加器重他了。

【公元1021年,天禧五年,王安石出生于临川,后来他也时常被称之为临川先生。他的父亲也是官员,所以他的少年大抵是跟着父亲游宦各地,他曾经写过一首《忆昨诗示诸外弟》里面记录了一些他少年时的经历。】

【在这首诗中,除了有他的一些经历,还写出了他年少时候的志向,“此时少壮自负恃,意气与日争光辉。”小小年纪是口气不小,要与太阳争光辉呢,那时的他正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年纪,王安石也与大多数的年轻人一样志向高远,后来他还说“材疏命贱不自揣,欲与稷契遐相希。”虽然自己是才疏学浅,但是自己也想和那上古贤臣稷契一样,可谓是胸怀大志。】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