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有那么多亲友帮他,那这次应当也有邻人帮他吧?
众人已经想象到大家齐心协力帮着杜甫重建草屋的场景了,或许之后还能一同喝酒吟诗,畅想美好的未来。
然而令众人没想到的是,女子话锋一转,连幕中的乐声都变了。
【可是屋漏偏逢连夜雨,虽然我们想象的那样的场景并没有发生,但是杜甫的运气也并没有那么好,“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那个时候人民的生活过得都很不好,茅草对于他们来说是好东西,结果就被熊孩子们抱着离开了。“公然抱茅入竹去”,年迈的杜甫已经“老无力”,身子不好,喊也喊不出来,只能空手回去拄着拐杖兀自叹息。“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忍能”“盗贼”这些词语写出了杜甫的气愤,可是他却毫无办法,无奈叹息。】
“简直欺人太甚!这些臭小子!”
“当着人竟也敢做这样的恶事!”
百姓们义愤填膺,可是杜甫没有办法,他们就更没有办法了。
更重要的是,他们心中其实很清楚若真是到了那样的境地,他们或许也会像那群孩子一样。
这是孩子们的错,但更是战争的错。
他们要反抗战争。
叛贼必须要被处死!
也不知是为何,圣上明明早已知道了这事情,可是竟只是把逆贼抓起来,而后没有任何的动作。
听闻官府是不愿意让他们大肆宣扬巨幕之事的,因为宫里还在找人破除巨幕,后来发现根本无法阻止他们观看谈论,这才由他们去了。
圣上不会那般老糊涂,继续反抗巨幕走让大唐衰落的老路吧?
众人都开始恐慌,他们都是大唐的子民,他们都希望大唐能千秋万代永远繁盛。
可若是圣上不仁,他们有什么办法吗?
他们要反抗圣上吗?
许多人不敢说类似的话,可是都已经开始在心里蠢蠢欲动。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天气越发阴沉,就如同杜甫的心情,天空也渐渐地黑了下去,“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被子很旧了,冷得像铁一样,孩子 睡姿不好都把被子都踢坏了。】
【大家可能都不大懂“布衾多年冷似铁”的意思,就是以前的那种棉被里面的填充物比较乱,不像咱们现在这么软,越是差的棉被用久了就会特别硬,如果在冬秋盖这样的被子大概就冷得像铁一样了。】
“对对对……是如此的,我家中也有这样的被子,以前都是盖在面上的,如今都没用了。”
杜甫是真的理解他们贫穷农民的生活的。
可杜甫这样才高八斗的人,又是官宦世家,如此未免太可惜了。
他们这些普通人是做梦都想让自己的孩子走上仕途的,可这真的好难。
然而看了幕中女子这几次的讲解,他们才发现他们以往对那些官员的印象并非完全正确,原来即便进入仕途也不能高枕无忧,尤其是想要成为一个好官。
可想进入仕途的他们,谁又不想成为一个好官呢?
但若是杜甫他们的结局就是成为好官的代价,那还有必要入仕吗?
尤其是在如今这样的情况下,圣上荒淫无度,朝廷能好吗?
就连国子监中的学生也有些怀疑了,他们一直以来的理想仿佛就在这一刻受到了冲击。
这更让他们坚定了他们要搏这一次的决心。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秋风伴着秋雨,茅草被吹走之后,屋子里漏着雨都没有干的地方,外面下大雨,里面下着小雨,漏水就像麻线一般就没断过。“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自从安史之乱之后,“我”就没睡过一个好觉,长夜漫漫,现如今屋中又是这副场景,该怎么度过这漫长的夜啊?】
【像这些场景,若是没有亲自经历是难以将这样的细节描绘出来的,杜甫在细节描写上一直都很不错,这其中原因除了他善于观察,就是他的这些 难以磨灭的经历。】
普通民众们本来是没有任何立场去可怜一个官吏的。
但是越看却越觉得心酸。
他本该身着官服,骑着高马,行在长街之上,如今却比他们更加凄惨,这让他们没办法不同情。
他们已然忘了女子说的杜甫还关心着民众的话,只陷入一片心酸之中。
【从“自经丧乱”几个字我们就知道这事情几乎是杜甫的心结,他从没有忘记这个事情及其后果,在自己痛苦的同时,他不忘人民,发出了铿锵有力的吶喊。】
【“安得广厦千万间……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